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一方文化给一方百姓带来幸福。这是记者最近在广东潮州“走基层”时的深切感受。
文化“种”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从到潮州的第一天起,记者就“陷入”意韵浓浓的“潮文化”中。深感这里的文化,是植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
1600米长的太平路牌坊街,贯穿了23座明清牌坊,既彰潮州名士之贤达,又显“潮文化”之清雅。在这条街上,潮绣、木雕、陶瓷、泥塑,各类作坊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随便走进哪一扇门,都会禁不住驻足流连。
不远处乐声飘来,原来是从牌坊街上“潮州曲社西湖儒乐团”传出,团员们正自得其乐地拨弦拉胡。主人递上一盅工夫茶,我们也乐得坐下来欣赏。正练的乐曲叫《上天梯》,伴着抒情的乐曲,演者听者无不沉醉其中,十分享受。墙上挂着不少锦旗,其中两面最抢眼:“民间潮乐大赛金奖”和“最佳表演奖”,看得出这是他们的骄傲。组织者是81岁的三轮车师傅黄双武,他说乐团成员有厂长、教师、职工,来自各行各业,身份不限,大家都喜欢潮乐就凑到一起了。正如墙上对联所说:清茶通肺腑,心事付宫商。
潮剧艺术培训中心设在“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的原址,人称“潮剧黄埔军校”,每年为潮剧培养三四十名中专毕业生。
在重修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广济桥头,矗立着“捐资芳名碑”,为首的是“李嘉诚”,捐资720万元。在潮州,这样的民间功德处处可见,牌坊街、潮剧团的大部分建设和运转资金都来自民间捐赠。潮文化养育了一代代潮人,走出了像饶宗颐这样的文化大师,受惠于这片热土的潮州人,发乎内心地热爱“潮文化”回报“潮文化”,办文化首先想到的不是向政府伸手而是自己动手。
“送”文化不如“种”文化
有文化沃土,还要精心耕耘。老百姓需要文化,谁来组织?老百姓办文化有了困难,谁来解决?潮州的文化主管部门并不是无所作为,面对群众旺盛的文化需求,他们要做的组织引导工作反而更多。
在潮州,我们听到百姓说得最多的是“乡村潮乐大舞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舞台”,大得火得让人向往?
具体说,“乡村潮乐大舞台”是以民间组织为参赛对象,以团体演出为比赛形式的潮乐大赛,它分三个阶段层层进行,先从街镇开始初赛,然后到县区复赛、决赛,再到市里半决赛、总决赛。第一届“乡村潮乐大赛”于2011年10月开始启动,历时4个多月,共有100多支队伍1500多人次参加了各级比赛,其中潮安县有50多支,饶平县有20多支,湘桥区有30多支,枫溪区有10多支。据统计,全市有10多万群众到现场观看了各级比赛,260多万群众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关注了比赛。市总决赛于2012年2月5日在市人民广场举办的那天,更是人人争睹,盛况空前。如今这项活动已成为全市乃至粤东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潮乐文化盛会。
举办乡村潮乐大赛的起因,还得从2011年9月省委书记汪洋到潮州调研说起。当时他看到百姓以潮乐自娱自乐,一片祥和景象,提出举办群众潮乐大赛的“创意”。
“台下看的是老百姓,台上演的还是老百姓,这就是‘乡村潮乐大舞台’的魅力所在。”潮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丽文一语中的。是啊,政府搭建大舞台,群众有了自我表现、自我娱乐、共建文化、共享文化的用武之地,哪能不幸福呢?
“舒心”了就有幸福感
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是文化部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
镇党委委员曾少龙对记者说,这里人多地少,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相邻的村民常因土地而发生纠纷。近些年市里重视文化建设,在文化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和文化队伍建设方面投入不少,引导群众中蕴藏的文化需求加倍释放出来,每逢年节,村与村之间都开展锣鼓队巡游,还有各种友谊赛,赛音乐、赛灯谜、赛篮球,赛着赛着,大家赛出了感情,也就没有那么多纠纷了。
66岁的陈茂全是坝街文化站灯谜组组长,是个专家型人才,曾在潮州电台主讲了8年灯谜节目,他自豪地给我们看他主编的《百合花》谜刊,印得虽然简陋,内容却是丰富,涉及拥军优属、建党80周年、迎接十八大、农业科技、团结和谐等等。看得出他很忙但很满足,每到年节都组织猜灯谜活动,“村民来的可多了,他们拿了奖,还长了知识,可高兴了。”
潮州市委书记许光曾说:“建设幸福潮州,就要让老百姓过得更加舒心。”也许潮州的老百姓暂时还没有那么富裕,但看得出来,他们过得确实舒心,正是这“舒心”,成为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潮州正在推进文化民生十项实事,除了继续搭建“乡村潮乐大舞台”,还要评选特色文化镇、文化示范村,命名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和民间文化名人等。已制定的《潮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20年)》,把实现全市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作为近期目标。可以想见,随着十八大描绘的美好愿景的实现,潮州的城市管理和建设、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医疗体制改革、城市治安、百姓权益及营商环境等方面还将全面升级,到那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潮州百姓的幸福指数将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