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汕头已是晚上十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教授仍兴致勃勃地与《天下潮商》记者谈起此次参加“2013天下潮商经济年会·潮汕论坛”的感受。他告诉我们,像李嘉诚先生和一些媒体比较关注的潮商,他都有了解或接触过,为了参加潮汕论坛,他阅读相关的资料,并第一次从潮商这一角度去归纳总结,他发现潮商是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向市场化改革迈进的弄潮儿,他对潮商寄予厚望,希望潮商应提升为知识型、理性型、制度型的企业家,继续引领华商的发展。
陈东琪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他提出的“微调”、“稳中求进”思路、“双稳健”政策等主张被中央政府采纳。2001年9月至2011年2月多次参加江泽民、胡锦涛和朱镕基、温家宝主持的经济学形势座谈会;2005年4月参加胡锦涛总书记主持的政治局集体学习讲座;1999、2009、2010、2011年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
这是他第一次到潮汕地区,也是他首次与《天下潮商》合作,在一个小时的对话和阅读相关资料后,他对《天下潮商》给予很高的评价,欣然接受“天下潮商特约经济学家”的聘任邀请,并为《天下潮商》题词:“潮商名闻天下,国家威振四海”。
新城镇化将推动投资、消费、农业现代化发展
《天下潮商》:陈院长,您好!我们关注到您最近发表的观点,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大约已有三个周期,每十年一个,今年或将是新的一个十年甚至是新的一个三十年的起点。新一轮的上升需要动力,而第一个动力便是城市发展升级,即新城镇化。新城镇化的推进将为经济的增长带来哪些有力的推动?
陈东琪: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在集约发展,提升质量,特别是城市经济更加向绿色、向生态、向更便捷的方向发展。第一个动力,以比较有效的投资会带来基础设施的投资,城市环境保护建设的投资,也包括人文设施,如养老院、图书馆等城市建设需要的投资,这样的投资更强调有效和协调。
第二个动力是居民消费。经过测算,农民变为市民后,1个市民的消费相当于3个农民。2011年城市化率达52.27%,2012年达52.6%。从未来的发展来讲,中国的城市化还会有比较快的速度,特别是未来十年,到2020年,城市化率应该会到60%左右。城市化发展以后,会使得原来城市化建设发展模式发生转变,原来的建设模式主要是数量型——铺摊子,按照北京是摊煎饼,二环、三环、四环和五环,地球上很多城市也都这样。今后的城市化应该会向立体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立体型就是说,楼盖得更集中,然后向地下发展,这样使得城市化占用耕地更少,使城市化经济发展更为集约一些。
但城市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少的农民要养活越来越多的市民以及全国总人口,这也就要求农业生产水平要越来越提高。今后城市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动力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没有农业现代化发展,城市发展是很难实施的。要通过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机械化,以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来实现劳动生产率和产值水平的提高。我想下一步升级版的城镇化至少有三个方面,就是投资、市民消费和农业现代化,这三个方面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能够保持8%左右的中速增长。
大陆企业家要不断向市场学习
《天下潮商》: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轮驱动,必将为投资中国带来更多的商机。而有别于以前的单线改革,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双线并举改革的大环境下,您对企业投资中国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陈东琪:我觉得企业首先要把制度建设做好,包括产权制度、内部的管理制度等。中国经济发展至今,企业管理就是它的竞争力,作为企业就要提升自己的内功,就是要不断地适应国内外消费者的发展新趋势,一定要生产国内外老百姓愿意接受的产品。现在的世界是,中国的国际化实际就是中国化,那么生产的产品既要满足中国市场,又能满足国际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今后的发展一定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其实在城市化和新农村这两个建设当中,尤其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都是有机会的,有的可以在农村做农业加工,有的可以做农村服务,也可以在城市里做现代服务,也可以在城市里做高科技。
我想中国的企业更多的还是向市场学习,特别是大陆的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人才、技术等都是自上而下分配。在市场化的条件下,都是靠自己竞争获取的,市场是千变万化的,特别是市场需求,对手的竞争也是千变万化,所以要不断地适应市场新趋势。比如说,制造领域的企业,我们研究制造业新生产方式和产品需求,比如新生产方式,现有新3D打印,在欧美推得很快。有条件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就应该不断地发展,研究消费者需求的新趋势,现在的消费者对节能和智能产品要求比较高,家电、汽车都是如此。
另外在服务领域,最近几年,年轻一代对影视媒体的消费的速度非常快,近几年全国的影视消费增长了30%左右。自从影视走向国际化后,增长速度非常快,原来主要消费在衣食住行的物质产品上,但随着市场的变化,老百姓在影视的精神产品上的消费越来越多。服务领域还有商业采购,原来都是要到商场去采购的,现在因为发展出了电商,也就是说现在的消费者意愿和消费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应该研究这些新变化,然后从新变化中找到为了更大投资的空间。总的来讲,我个人认为,大陆企业家要不断向市场学习,以市场为导向。
军工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
《天下潮商》:您认为最近制造业进入“止跌企稳”的发展状态中,市场的需求逐步转向回升。这次的回升主要是市场力量带来的,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力量。新城镇化对制造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您如何看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制造业企业发展有哪些建议?
陈东琪:总体来看,小周期即是看短期形式,制造业现在还不稳定,前面讲的主要是从中周期十年一次的角度来讲,应该说会慢慢触底,会向下一轮的十年周期慢慢过渡。如果要把小周期由下跌变为上升,然后和中周期的上面合成往上走,我想制造业要有几个转变,第一是制造业要由原来的低端逐步向上移。第二是制造业一定要下工夫来确立自己的品牌。现在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一代的80后消费者,他们对品牌有很高的认同感,可能产品的材质一样,东西做得差不多,但带在身上,挂在脖子上,很有面子,这叫心理消费,所以制造业要向品牌制造业发展。第三是要由制造向创造发展,要做到created in china(中国创造)。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知识产权保护条件下实行创新,那么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这方面要做出努力,一些大品牌公司或知名的创造型公司都是从小微型开始的,他们的特点是有个性,即是把特、优做出来。还有就是中小企业要处理好实体和金融之间的关系,就是企业在制造的时候,要有金融方面的意识,利用资金做大,如果资本不够,可通过银行、证券等渠道融资,而大陆经济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国际化。最后,我认为的关键一点,就是要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即是要生产消费者喜欢的产品,特别是针对新一代消费者的产品,前瞻未来。
但对于中国来讲,我认为下一步制造业的发展要强调军工制造的发展,而不仅是民品制造中的家电汽车,军品是高技术含量,在军转民中有利于制造业的升级,如美国在全球军品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我国整体上与美国仍有很大差距。军工产品上,不仅有整体产品,还有很多零部件,我们国家强调国防现代化,财产多了,国家富了,在保护国家的能力也要跟上来,而且美国对我国的限制、挑战和遏制也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提升国防能力,国防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武器装备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要求我们要有很好的军工制造工业,要有好的军工工业就得有好的军工企业,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参与到军品的零部件制造仍很有机遇的,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用10至20年间发展升级版的中国制造还是很有前景的。
机会平等才能公平竞争包容有序
《天下潮商》:近年来,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出现了国进民退的迹象。您说过公平竞争、包容有序的市场体系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您是多次参加改革方案和文件的起草人,您如何来解读这种现象?
陈东琪:这要求我国的体制和机制仍需改革,当然我们前三十年还是有很大的进步,就是把原来大一统的“一大公”体制改变了,把“一大公”所包含的国有制、集体所有制改成各种形式并存。但总体来讲,还有歧视。如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在金融资源的分配、土地资源的分配、技术资源的分配、准入资源的分配上仍存在歧视,就是对中小企业来说还不能一碗水端平,还是面临着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一步的改革就是要让国有控股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都能得到同样的机会,同样的准入门槛,在享受金融资源上包括信贷或债券资源上应该都是同等的。资源给或不给不是取决于国有或民有,而是取决于在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和国家安全标准是否符合。不是以姓国姓私的身份来控制,而是以标准来控制。
我讲的公平、竞争、包容有序,实际上最核心就是讲机会平等,现在中小企业得不到足够的信贷资源。国有银行提供的贷款很少,本来只要6%的利率,结果拿到的却要18%,那么成本就高了一倍、两倍,经营的起点就不一样,机会并不平等。如一些技术资源也拿不到,可能土地资源也拿不到,又如汽车牌照也拿不到,在上个世纪很晚才拿到牌照。
经济学上强调的公平,其精神本源就是强调机会平等。至于生产过程和结果有不公平的,那是必然的,因为知识能力和劳动能力不一样,收入自然有差别。这取决于天赋、能力和知识教育水平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收入一定是不平等的,但是它要求我们的起点准入是一样的。中国与西方最大的差距就是要解决建立一个机会均等的机制,建立机会平等的机制就是下一个十年改革的核心问题,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利好的。市场经济不承认特权,市场经济承认公平权。
潮商应提升为知识型、理性型、制度型的企业家
《天下潮商》:您对潮商这个群体怎样评价?您认为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潮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潮商有哪些期许?
陈东琪:我觉得潮商应该有几个特点,第一,潮商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这跟海洋紧密结合有关系,潮商很容易走向国际,能够把市场做得很大,视野开阔是潮商的一个优势。
第二,潮商敢冒风险。风险越大的地方往往收获也越大,当然也有可能失败,潮商不折不挠敢去海外冒风险,敢为天下先,在改革的时候,就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沿。一定要有不怕风险,担当风险的能力,才可以强力撑动。
第三,潮商的市场悟性比较好,市场的悟性对企业家群体来说很重要,大家都知道赚钱的地方未必能长久干下去,所以一定要走在大家前面,等到别人发现的时候,你已经把地盘占好了,这有着很强的惯性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时候是会有代价的,所以就要有这种悟性。
第四,潮商比较勤奋,比较不怕折腾。在商场上,能立足长远,坚持可持续发展。潮商容易抱团,为什么抱团?国际视野开阔,敢冒风险,容易失败,需要团结力量,在资金上互相融资,在技术上互相支持,在订单找客户上互相提醒,在危难时候给予支持,这是很重要的。
此外,潮商有地域上的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是大陆经济。大陆经济一定是向蓝海开放,因为处于沿海,潮商走在前面,当了排头兵、领头羊,是市场经济的弄潮儿,特别是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向市场化改革迈进的弄潮儿,出现了很多企业家,对中华经济和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我希望潮商能够为大陆经济进一步向市场经济发展,为提升改革开放水平提供更多的推动,特别像前30年一样,带领大陆人敢吃螃蟹。下一步改革仍有很多地方需破题,可是“破题”要有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人才,在此方面,潮商可以努力为大陆下一步的改革起到一个重要的引领作用。第二,希望潮商能在大陆、香港和澳门的国际华商平台上,利用已有的优势作出贡献。下一步的开放,比如深圳、珠海和香港三地的一体化,潮商能否在桥梁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潮商的发展,我觉得应加强人力资本的改善,潮商应该向更知识化方面发展,原来潮商多是凭借经验、悟性发展起来的,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潮商凭借着知识发展起来。中方经济和西方经济的竞争更应强调知识和技术,像李嘉诚这些伟大的企业家,市场悟性、经验很好,很了解市场,但是对于年轻企业家来讲,更应注重学习,学习成知识型潮商,并以更理性的视角立足长远。对于企业的发展,应从制度建设方面来努力,因为靠制度可推动企业发展,能够带动一大片,这样更有实力与西方经济竞争。潮商应提升为知识型、理性型、制度型的企业家,这也是中华经济圈的一个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