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职场八卦 >> 正文

HR支招:应对学历歧视,玩命跑

    来源:人才网    作者:人才网    2014-10-14     浏览:

  • 字体: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在组织校园招聘活动时,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通知发出后,非985/211高校毕业生奔走相告、欢呼庆祝,似乎已和985/211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事实又是如此呢?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分析一:行动决定成败

 赵晶和方敏大四下学期同时被北京某知名公关公司录用为实习生,人力资源部明确告知两个月实习期后只能留下一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赵晶是北京211高校的传播硕士,方敏是二线城市市级高校的中文本科。实习期间,赵晶早来晚走,虚心请教,不仅写文案、做PPT,还主动承包了部门所有的发快递和复印传真工作。方敏呢?上班卡点到,下班到点走,部门领导不安排工作,就对着电脑taobao购物、刷微博。两个月过去了,毫无疑问公司选择了赵晶。

 案例分析二:光环决定输赢

 某二线城市重点中学招聘数学老师一名,招聘启事发出后陆陆续续收到简历500多份,经过初筛后选择了30人前来试讲,这也是决定录用的关键环节。30人中有男生,有女生,有名牌大学,有普通高校,有帅气靓丽的,有相貌平平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长相普通、略带口音、板书一般的马宇被录用。主考官私下解释:马宇学校知名度是30人中最高的,虽然表现一般,但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授课技巧和能力都是可培养的,可是对单位来说,需要马宇所在高校的这个光环来打造和包装。

 不可否认,优秀是一种习惯。因此每年校园招聘期间,垄断国企、知名外企的宣讲会总是选择各地重点高校召开,各大网络招聘平台的简历依旧以学校关键字作为筛选条件,企业也想获得更优秀、更有潜力的人才。当然,这并不是说非211院校的毕业生不优秀,而是对于他们来说,要想获得关注,获得肯定,必须加倍付出和行动。特别认同一句俗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客观来说,重点院校的同学在高中阶段一定更加努力,所以才有了上名牌大学的机会。而非重点大学的应届生想要在就业环节真正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只有一条路径——大学期间拼命追赶。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更恐怖的是,你明明知道自己不如别人,却还不玩命跑,仅仅指望政策上的支持和宽松的环境将永无出头之日。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