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招商引资 >> 正文

汕头设千万人才奖 吸引海内外人才创业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2014-12-24     浏览:

  • 字体:

     11月21日,汕头将召开全市人才工作大会,公布“1+10”人才政策,奖励首届汕头市“优秀人才奖”获得者。提前获悉,夺得首个汕头“杰出人才奖”500万元大奖的,是广东金明精机公司的多功能环保薄膜智能吹塑装备研发团队。金明精机是全球领先的薄膜吹塑机制造商,2011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曾获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为我(中)国塑料机械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汕头投入2500万元开展人才工作,其中一次性拿出1000万元设立“优秀人才奖”,在汕头特区30多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在粤东西北地区力度最大,引起了轰动。

     “我们要向外界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汕头改革发展,求贤若渴,急需引进、培养、使用高层次人才。”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表示,前不久,国务院批准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这是汕头发展史上继建立特区之后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喜事。汕头要努力打好“新侨牌”,就必须大力引进培养人才,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人才支撑。

史上最大手笔,奖励创新创业人才

     首届汕头市“优秀人才奖”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方面进行大胆尝试,评选1个杰出人才奖,奖励500万元;评选3个创新创业奖,每个奖励100万元;评选5个青年英才奖,每个奖励10万元;评选10个技能大奖,每个奖励5万元;评选2个人才服务奖,每个奖励50万元。由于奖励的“大手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优秀人才奖”奖励是汕头“1+10”人才政策的首个落地项目。所谓“1+10”人才政策,就是《中共汕头市委、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若干意见(试行)》及其10个配套政策文件。该政策首次将汕头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定位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福地、全球潮籍英才集聚中心、粤东区域人才创新高地”,确立了未来十年该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的政策导向。

     有了好政策,还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在今年初,汕头就决定市级财政投入2500万元开展人才工作,其中10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人才奖,1000万元用于配套一批列入省重大人才计划的人才项目,500万元注入市人才发展专项基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汕头投入力度最大的人才政策,在粤东西北地区也居前列。

     根据“1+10”人才政策,汕头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扶持重金投入——引进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最高给予1000万专项工作经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最高给予1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汕头还推出高含金量的40项优惠措施,立足解决好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创业、成长、居住、职称评聘、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问题,力争用10年时间,引进1000名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3000名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奖励使用一批为当地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1+10”人才政策注重人才与产业的结合,引导人才、技术、项目、资金与汕头产业政策无缝对接、科学匹配,捆绑打包进行重点扶持,并更多地与企业对接,促进园区和企业充分利用人才优惠政策创新创业。

书记挂帅推人才新政,实现多个“零的突破”

     “1+10”人才政策,一年2500万元投入,这样的“大手笔”是怎样“出炉”的?

     据了解,汕头经济特区初创时期,来自五湖四海的一批批创业人才,使汕头尝到了快速发展的甜头。新的历史阶段,汕头要实现振兴发展,更需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陈茂辉2012年11月一到任汕头市委书记,就要求组织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学习珠三角地区人才工作先进经验,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汕头开始酝酿新一轮全市人才发展战略,将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更名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陈茂辉亲自担任首任领导小组组长,制定出台汕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的实施意见》。

     汕头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人豪在2011年就提出每年至少投入1000万资金开展人才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为专项资金投入和“优秀人才奖”协调筹措资金。今年初他又拍板,汕头市本级财政投入2000万元注入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成为建市以来一次性投入人才专项资金的最大单笔资金,后面又追加了500万元。

     汕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冯玲深有感触地说,人才工作被放在最重要的议事日程,全市人才环境焕然一新。“1+10”人才政策,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催生的。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落不了地。国务院关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批复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决策部署,对汕头发展的定位,决定了启动新一轮人才发展战略的迫切和必要。

     去年以来,汕头在申报中央、省重大人才专项中喜讯不断,实现多个“零的突破”——汕头大学范衠教授入选第十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汕头大学副校长李丹教授入选首批“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在省“珠江人才计划”的评审中,汕头的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淀粉功能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和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制电路特种电子化学品创新团队”入选省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李湛江入选省第四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省粤东西北“扬帆计划”评审中,汕头共有33个项目或个人入选……

澳洲团队辞工来汕,华侨试验区成人才创业热土

     相比发展机会多的“北上广”,汕头靠什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在很多企业和人才看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政策利好和体制创新的空间巨大,送来了人才创新创业的东风。“汕头抛出的绣球,吸引力非常大!”

     “这里干事创业的氛围让我选择留下。”此次获得500万元大奖的“杰出人才奖”团队领头人李浩,是广东金明精机公司技术总监,一毕业就来汕头,娶了一位贤惠的汕头媳妇,从此安家立业。他说,海滨城市汕头生态环境优美,房价又不太贵,还有遍地的美食,再加上迎来华侨试验区获批的全新机遇,让海内外人才有了用武之地。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公司副总经理杨金耀巧妙地把汕头留住人才的“招数”概括为: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和“汕头媳妇留人”。

     近年来汕头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发展特色产业群的趋势,也吸引了不少高层次人才来创业。“海外团队成员本来要求半年来一次中国,现在把澳洲的工作都辞了,看重的就是汕头未来发展的机遇。”广东益德环保科技公司“磨”了四年时间,最终引进澳大利亚的淀粉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团队,该公司董事长王惠群表示,除了完备的薪酬体系和研发经费外,一流的人才还看重能否提供一流的创新平台以及适应长期事业发展的创新环境。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将成为人才创业的新热土。”一直关注汕头发展的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教授说,汕头人才新政力度非常大,实施效果值得期待,汕头的“二次创业”振兴发展值得期待。

◀案例

民营企业如何引来“博士团”

     “我们公司是一家汕头的民营企业,建成粤东地区首家院士工作站,引进了5位博士、2名博士后,还有6名博士正在申报和审核博士后进站的工作。他们在汕头工作,状态相当稳定。”谈到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广东光华科技人力资源中心经理杨永正胸有成竹。

     以一个已在公司工作两年的博士为例,杨永正跟他联系上后,有计划地请他来汕头参观公司的厂区。这位博士回话:“杨经理,你们厂区不错,项目对接也比较匹配,可是汕头交通不是很方便,人才活跃程度不够。”杨永正向他讲解了国家、省、市的人才政策以及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平台建设的规划,“本来他已经跟山东那边的公司签约了,但最终到汕头来了。”杨永正说,通过这件事,他认为和高层次人才沟通的时候,谈薪酬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情感留人和政策说明。

     杨永正认为,引进人才,要从平台和机制上下功夫,实行人才激励机制建设,针对高层次人才要从项目效绩、奖金分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服务。比如,一个博士生带着项目来了,他的孩子已经七八岁,公司帮助安排孩子的上学问题,解决后顾之忧。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