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强化支农服务社会责任,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
《通知》表示,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提升农村金融竞争充分性,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行,鼓励按照规模化组建、集约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的原则集中连片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超过一定数量的发起行,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管理服务子公司。允许评级良好、管控能力强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到西部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重点布局老少边穷地区、农业主产区和小微企业聚集地区,不断提升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
农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村镇银行更多要向农村延展,小的农村金融机构甚至微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展,支持农村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是必须的,我们在这方面过去做的确实不够。
同时,《通知》要求,加强融资担保公司管理,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鼓励其开展涉农融资担保业务,完善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协调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完善管理政策,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自律管理,引导发挥支农服务作用。
支持组建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引导信托公司通过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农村实体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农村居民消费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支持农村地区消费信贷发展,满足农村居民合理消费信贷需求,激发农村地区消费潜力,促进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发挥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向松祚表示,包括探索以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农业土地承包权利作为质押进行的金融服务也没有问题,应该大力鼓励,融资担保、租赁都可以向农村发展,应该把现在的金融手段尽可能用到农业上去。“其实,与现在行业相比没有本质差异,只不过广大农民能够用于质押、抵押的东西不多,那么就需要提高容忍度,金融机构在监管方面,对农业金融要有别于城市金融的要求,而且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担负过多的职能,农村金融至少要成立两家支持农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除了中小村镇银行之外,小型金融公司以外,国家确实应该建立政策的金融机构来支持现在提出的‘农业的四化’。”
同时,《通知》要求,积极推动省级人民政府抓紧落实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引导和规范职责,支持在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促进其更好地为农村实体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