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8日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经纬集团主席陈经纬在参加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2015年自贸区论坛”时表示,中国要以兴办中国经济特区的勇气和魄力,加快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陈经纬建议,将因侨而设的汕头华侨试验区纳入广东自贸区。而这已经不是陈经纬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在经济发展中重视、用好海外侨胞的作用。
4月8日上午,陈经纬在“2015年自贸区论坛”做主旨演讲时发表了上述观点。中国经济网对演讲内容进行刊登。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今天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前海举行“2015自贸区论坛”,意义十分重大。论坛围绕自贸区建设的投资管理体制创新、贸易便利化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政府职能创新等中心议题进行务实深入的探讨,在此,我想就“加快中国自贸区建设,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问题谈点看法和建议。
一、要以当年兴办中国经济特区的勇气和魄力,加快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当年兴办四大经济特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建立了历史的功勋,若不搞深圳等经济特区,绝不会有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局面。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30多年,为什么中央政府决定又要创办自由贸易试验区呢?我个人理解,这是新形势下兴办的“新的高水平经济特区”。
一是现阶段中国深层改革的现实需要。我提醒大家注意,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去视察福建自贸区时明确表示,“设立自贸区的初衷就是用开放倒逼改革。要通过开放跨境金融业务,倒逼内地融资成本降低。”在李克强总理作出上述表态前,一名企业负责人告诉总理,通过这里从国外银行借款的成本仅为4%,低于央行贷款基准利率1.35个百分比。总理的话,向我们特别是国内金融系统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国有银行必须改革!以上仅仅是自贸区与深层改革的一个小例子。从总体改革上说,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这就是中央创办自贸区的目的。
二是应对国际贸易格局和经济走势变化的战略选择。自贸区是国家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在自贸区相对可控范围内,推进投资管理和服务业开放的试点改革,探索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发展机制,逐步形成应对国际贸易规则变化的缓冲区和示范区。在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新形势下,如不主动去适应、去应对,必然吃亏、落后,最终是被动、挨打,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创办自贸区的意义所在。可以肯定,四大自贸区的设立将在国家未来参与新一轮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和融入国际贸易新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推进贸易发展积累先行先试的经验。
加快自贸区建设,仍然要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我这里引用习近平主席的一段话,他说:“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提出改革举措当然要慎重,要反复研究、反复论证,但也不能因此就谨小慎微、裹足不前,什么也不敢干、不敢试。”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也提出要解决“为官不为”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对于创办自贸区显得更加紧迫和突出。不然,许多时光和机会一旦被耽误,坐失良机,我们就会拉大与世界经济的差距,真后悔莫及!
以上我讲的都是创办自贸区的认识问题,其实质是要增强推进改革和建设的信心和勇气问题。
二、自贸区建设要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相对接
最近,国务院关于建立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深化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的文件,对上述四个自贸区做了明确的“定位”,即广东立足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合作,天津立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福建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上海继续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担当先行者,可以说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四个自贸区所在省市都处于“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支点上,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直接的关系,自贸区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加快自贸区建设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举措,二者一定要对接好,使之相互促进、取得共赢。必须看到,对接是多领域、全方位的,但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当前要特别突出两个方面:
一是抓好自贸区本身的改革创新。自贸区的重要宗旨是推进投资、贸易的便利化。而要达此目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因此,各个自贸区建立伊始,就要明确指出这方面的改革创新要求,特别是政府功能转变、投资监管模式、贸易监管模式以及金融的改革创新,是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我们说,要大胆先行先试,就要在这些核心问题上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论证,根据条件适时试验、推广。这对于提升自贸区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验田的水平和成效,意义重大,必须从现在起就要抓紧抓好,这就为推进“一带一路”的投资、贸易的便利化创造了最好的制度条件。
二是把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广大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比如,从投资意义上说,自贸区可以通过金融创新带动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通过提供融资租赁等便利化服务,打通“一带一路”地区和国家的贸易通[1.59%]道,进一步延伸各个自贸区所在港口的辐射功能,最终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从互联互通的意义上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自贸区要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以及跨境光缆等通讯干线网络建设,等等。总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五大“互通”,对自贸区来说大有文章可做。
三、自贸区建设还要充分发挥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华侨的作用
香港是历史悠久的国际化城市,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在投资管理体系、贸易便利化、金融制度和政府职能方面具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和实施办法。在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方面,可以借鉴香港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在维护国家安全、监管高效便捷和不滥用职权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的国情,在配额、外汇、通关、检验检疫、仓储、转运等环节的现有基础上深化改革,大胆地探索创新,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加快推进投资与贸易便利化程度,做到既能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又能创造出中国的特色,力争建设开放度最高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体系。澳门、台湾各具特色和优势,对我国的自贸区建设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是华侨华人的聚集区,有超过4000多万华侨华人,也是华商力量最强的区域,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华商经济构成东南亚多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在东南亚上市企业中,华人公司占70%左右。因此,动员和引导海外侨胞参与自贸区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建设的意义重大。
海外侨胞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资源,他们熟悉驻在国的社会、法律、文化环境与风土人情,对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也很熟悉,是连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同时,海外侨胞还具备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成熟的生产营销网络、广泛的政界商界人脉以及沟通中外等独特优势。此外,在建设自贸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利用海外侨胞及其社团在所在国政商界的影响力,民间机构先行,有助于向所在国政府疏通各“一带一路”参与国间互信度不够等可能遇到的一些障碍,提前为政府间合作创造条件,打下良好合作基础。四大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联动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潜力,对广大海外侨胞来说,更是难得的发展契机,也是各方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过程,在自贸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中应充分发挥海外侨胞的独特作用。
建议将因侨而设的汕头华侨试验区纳入广东自贸区。以聚侨心、凝侨力、引侨资为根本的“汕头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于去年9月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重大举措,国家赋予华侨试验区与自贸区同等功能,并要求试验区着力推动侨胞与驻在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这一决定,正是强化海外侨胞作为连接中国与周边国家“天然桥梁和纽带”的重要性和汕头华侨试验区建立的特殊性。我认为,汕头华侨试验区应当成为广东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前沿窗口和特色门户,积极推动海外侨胞参与自贸区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建设的过程中来,发挥独特作用,深度融合发展,共拓发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