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下滑到7%,经济走弱趋势可能在第二季度持续。为实现全年增长7%左右的目标,中国宏观政策需要进一步放松。我们预计中央将从财政、货币、房地产和政策性金融四个方面,多管齐下促进内需。
首先,财政政策会转向主动,但仍不属扩张性财政政策。今年的预算赤字率比去年的实际赤字率高约1个百分点。今年全国人大通过的预算赤字占GDP的2.3%。如果使用通行的预算口径加以估算,2015年的预算赤字占GDP的2.7%,而2014年的实际赤字为GDP的1.8%。也就是说,预算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留下了空间。
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债务控制收紧,预算外赤字可能回落。按照去年通过的新《预算法》的要求,地方政府从明年起只能在批准的额度内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我们预计今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速将低于名义GDP增速,对预算外资金的控制也将紧于2014年。因此今年预算外活动的紧缩会抵消预算内活动的扩张,整体财政政策呈中性。
其次,货币政策仍将担当重任。由于实际贷款利率仍然高企,央行在5月10日再度降息25个基点。由于通胀可能会在下半年趋升,央行下调基准利率的窗口可能已经关闭,但我们预计央行还会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融资成本下行。
我们认为,至少在今后几年,央行不必动用非常规政策工具。正如央行高层表态的,中国的利率水平远未到临界线,常规政策工具稳增长的空间充足,包括降准、抵押补充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尤其是当前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8.5%,央行在动用非常规政策之前还有至少10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即便假定从今以后外汇储备不再增加,央行也可以在未来几年仅凭降准这一手段将M2增速维持在12%左右。
第三,对政策性银行的注资,将预示准财政扩张。近期政策性银行获得注资将促使其资产负债表显著扩张。政策性贷款在地方政府投资能力受限时,可为包括“一带一路”战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在内的政府主导项目提供迫切需要的融资来源。
第四,楼市政策将推动购房需求。中央和地方政府楼市政策均已有所放松,旨在支撑居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消化过量供给。未来几个月可能有更多楼市支撑性政策出台。全面降准和降息也将增加信贷投放,并降低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融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货币贬值不太会成为政策工具。在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基本面支撑下,人民币不应贬值。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将会审议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构成和人民币是否纳入其中,政府将竭力避免被市场解读成推动人民币贬值以便增强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人民币不能贬值。另外,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73万亿美元,中国在稳定本国汇率方面的实力优于全球多数经济体,所以人民币不会贬值。
(作者是渣打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