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并未实质性放松
3月份的新增信贷和货币增长双双低于市场预期,4月份的货币和信贷增长不仅再度逊于市场预期,而且延续了3月份的下降态势。
笔者一直认为,保持中性货币环境一直是当局的政策中心选项:中国货币的问题是存量过分充裕,不是增长不足,如何用好存量才是政策的关键,现有的政策放松行为仅是“对冲”性质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实质性放松行为。
由于经济偏弱,虽然货币当局强调货币政策连续性和银行经营趋向谨慎,机构普遍预测货币当局将加大政策放松力度,打破自己宣示的“中性”基调,何况年度货币增速M2=12的目标,本身还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留有余地的。实际情况是,货币增速和新增信贷双双再超预期回落,尤其是货币增长,2015年M2增速在上月已是处于政策目标下方,如果没有4月19日的普遍降准后,M2实际增速还会下降得更多。不过,2015年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了7079亿元。
虽然央行对2015年的货币政策已明确界定为“中性”——为经济运行创造中性货币环境,并界定中性为M2=12,但央行行长在公开场合又解释为增速不重要,可根据需要调整。可见,中国货币当局的政策目标弹性较大。
资金“脱实向虚”态势延续,4月份新增信贷分部门看,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居民部门增加和企业部门减少:住户贷款增加2923亿元,比3月份的2512亿元增加411亿;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100亿元,比3月份的7300亿减少2100亿。从住户部门的实际贷款流向看,当期发生居民贷款的实际用途基本上为“配资”需求。银行出于业务经营效益和风险的考虑,对“配资”性业务或贷款炒股行为有所鼓励。
从住户部门的贷款期限上看,4月新增信贷中,短期贷款增加135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68亿元。这说明,4月家庭贷款的增长并非是房地产消费上升的结果,主要为楼市按揭的中长期贷款并没有上升,而是略有下降。居民新增信贷短期大升、长期下降的格局,正是股市繁荣对居民信贷行为影响的反映。
货币效应已然“中性”
当前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效应已由积极转向中性。过去中国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显著积极的原因,是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随着中国对楼市政策导向的改变,以及地产行业本身大周期拐点的到来,货币对楼市的影响力开始逐渐下降。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也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下降。货币对经济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利率途径发生作用的,过去中国调整基准利率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实体领域中的借贷利率,因而对企业经营,尤其是投资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货币当局的价格工具手段上移到了基础货币(即准备金市场)领域,实体领域中的借贷利率并不直接受到当局控制,但当前我国利率体系的传导还不顺畅,或者利率市场化及相应的货币机制变动情况下,货币调控的复杂程度提高,过去中国常用的信贷和利率调控手段效应,有明显弱化现象。
从经济实际运行情况看,从2014年下半年起,信贷增长和投资、货币增长出现了背离的情况,说明信用创造带来的货币增加效应在下降,信贷增长带动的投资增加效用也在下降。
市场调整压力加大
对股票市场影响较大的是货币数量。本次股市的波澜壮阔行情,主要是经济持续低迷下,2009年以来货币政策演变推动的结果:中国货币存量过分充裕和经济持续数年延续“底部徘徊”不复苏的格局,使得资金持续“脱实向虚”,并在2014年后陆续进入资本市场,直接导致了2014年下半年的股债“双牛”现象。未来货币流动性如没有实质性的放松,股市上涨行情是难以持续的,市场震荡或变崩塌。
对债券市场而言,对利率基准曲线有更决定性作用的是货币成本的变化,受股市“吸金”影响,银行间体系资金紧平衡状态延续,直接导致了货币市场的持续高位运行。受经济低迷下风险上升的影响,信用类固收产品收益率仍将维持高位,而利率产品收益率在货币成本下降带动下回落。
进入2015年后,资本市场表现由“股债双牛”转变为股债翘翘板,在货币当局加大降低货币成本的努力下,债市反而调整持续深入,表明资金推力“拐点”临近的风险在上升!债市在信用风险上升和利率产品供给压力加大情况下,也不大可能马上成为资金流转目的地,因而未来股债皆有调整压力。
货币放松的“对冲”性质不会改变
债务问题处理,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是当前中国政府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问题是,中国的债务问题主要聚集在实体领域,而非像欧美那样集中在金融体系。在中国,货币问题的核心实际上不在于总量扩张,而是如何促使存量调整:使资金流向实体领域。货币扩张吹起的资产“泡沫”,反而进一步使资金脱离实体。
货币和经济间的关系显然已由“积极”转向“中性”,但是,在资本外流的压力和趋势下,发挥存款准备金的“池子”功能,“对冲”外汇储备减少给我国基础货币调节带来的影响,将是未来货币政策的主要工作。
资本外流是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下不可逆转的趋势。数据显示,我国3月末外汇储备在同期获得1237亿美元外贸顺差的同时,反而比上年末下降1130亿美元。
笔者认为,对冲性质的“宽松”动作不会带来流动性宽松。未来会进一步出台的降息、降准只是“对冲”性质的操作,宽松格局不会来临。维持货币“二分法”下“紧数量、低利率”的判断。
央行坚持“结构调整”、总量稳健的政策基准,但央行政策目标多元化,这个多元目标体系中,经济增长容忍度的提高,意味着其它政策优先度的上升,这一优先的目标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政策目标优先性,也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前景,即不会持续贬值。
(作者系上海证券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