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侨商智库荣誉院长、侨交会组委会主席陈经纬在第二届侨商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8月13日,首届华侨华人产业交易会将在深圳开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侨商智库荣誉院长、侨交会组委会主席陈经纬在论坛上做了主旨演讲,陈经纬表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海内外华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会为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海外华人凭借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成熟的生产营销网络、广泛的政商界人脉、以及沟通中外的独特优势,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担当者,可以大显身手。以下为陈经纬演讲实录。
为服务国家“引进来、走出去”大局,首届中国(深圳)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简称“侨交会”)为海内外广大华商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搭建了沟通交流、项目对接、产业发展等多功能、全方位的合作平台,必将推动周边国家为共建“一带一路”而进行更好的合作。当前,深圳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同时发展湾区经济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本届“侨交会”和“侨商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和召开意义深远。在这里,我就“海内外广大华商合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有可为”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东盟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称为“一带一路”,构成了未来相当长时间中国对外交往合作的总纲领;2014年12月29日,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今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在北京签署;国家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也正陆续出台对接“一带一路”工作方案,“一带一路”建设逐步由筹划、酝酿进入实施阶段。
李克强总理7月6日会见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代表时说,华侨华人要架起中外经济合作共赢的“彩虹桥”,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牵线搭桥,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互相促进、互利共赢。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家将在规划、资金和政策支持、签订投资保护协定等方面发挥作用,而各种类型的企业将成为参与建设主体。对于广大海内外华商来说,国家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是发展自身事业与服务国家发展规划的双重机遇。
第一、海外华人华侨是“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担当者。
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方向,而广大华商构成东南亚多个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在东南亚上市企业中,华人公司占70%左右。初步估计,生活在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超过4000万。在全球华商企业约4万亿美元的总资产中,有1.1-1.2万亿美元的资产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世界华商企业500强中也约有1/3在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海外华人华侨凭借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成熟的生产营销网络、广泛的政商界人脉以及沟通中外的独特优势,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担当者,可以大显身手。
第二、海外华人华侨是连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建设“一带一路”的核心是要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尤为关键,是社会根基。如果得不到沿线国家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一带一路”将布满荆棘、举步维艰。而“一带一路”沿线的华人华侨,既熟悉驻在国的政策法规、文化环境与风土人情,又与祖国同胞血脉相通、同种同源,心本来就是通着的,是连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因此吸引和鼓励华人华侨华商积极参与和主动发挥独特作用,对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和沟通联络沿线各国民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建设“一带一路”的一条捷径。
第三、华人华侨是构建海内外各类商协会、社团及智库的中坚力量,通过聚集合作成为重要民间组织,服务和团结海外华商。在国家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利用华人华侨在所在国政商界的影响力,民间机构先行,有助于疏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互信度不够等一些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前为政府间合作创造条件,打下良好合作基础。相对官方机制而言,商协会、社团、智库等非官方组织开展的研究和宣介解读,相对说服力更务实,更易为各方面所接受。通过华人华侨可方便与民间商协会、社团及智库交流,多做政策沟通、增信释疑、凝聚共识的工作,十分有利于团结力量,及时解决问题,使“一带一路”建设中少走一些弯路。因此,应发挥商协会、社团、智库网络平台等优势,通过合作研究、举办论坛、开展培训、交流访问等多种方式,促进沿线国家民间商协会、社团、智库对“一带一路”目标、内容、方式,以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三共原则”的理解和认同。首届“侨交会”由海内外200多家商协会联合主办、协办,正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三共原则”的具体体现,其筹办也是以商协会为桥梁和纽带聚合包括资本在内的各方力量,并由此推动民间双向投资先行,使之与沿线各国增信释疑、凝聚共识,进一步实现国家间政治互信、政策协调。同时,要利用华人华侨的沟通作用,促进建立常态化、机制化的国家和地区间商协会、社团和智库合作体系,这样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也可为深化双边、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此背景下,更会为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提高自身竞争力:
一、推动人民币区域化。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人民币在东盟地位仅次于美元,东南亚是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方向。东南亚华商在东盟经济、金融行业中占重要位置,在中国有大量经贸投资。进一步发挥华商金融桥梁和管道作用,推动人民币更广泛使用,将对地区经贸发展和金融稳定产生积极作用。
二、参与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华商企业与具有丰富海外工程承包经验的中国企业联合,在高铁、公路、港口、园区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不仅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同时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资本收益。
三、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和转型升级。多年以来,全球华商,特别是东南亚华商及港澳台同胞在与各国合作中已形成一定规模产业和资本布局。若能依据比较优势,通过产业转移与承接来实现多赢,将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扩大就业带来成效,进而提升区域产业链,特别是亚洲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四、深化海洋经济开发与合作。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海内外华商可依靠在运输业、仓储业、船舶、货运代理、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坚实基础以及广泛人脉网络,通过参与海洋经济开发与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与友好关系,为区域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创造条件。
五、构建科技与智力支撑网络。建设“一带一路”需要新发展思路、科技和智力支撑。华商经济若能有效配置区域智力资源,与科技和资本更好结合,将对“一带一路”的建设产生广泛和基础性影响。
六、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华商应创新贸易方式,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因此,海内外广大华商应合力积极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衔接,发挥自身联系广泛、沟通中外等优势,实现服务国家发展规划,在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带去实在利益的同时,促进华商经济自身的转型发展,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国外商品可在“侨交会”交易、展示、推广,同时也可为我国出口商品的交易、展示、推广发挥作用;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对外投资的所在国可在“侨交会”上作为项目推介和合作交流,同时也可为中国各地方政府引进外资的项目搭建交流平台;未来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旅游目的地所在国可在“侨交会”上进行推介与交流合作。
“侨交会”是香港中国商会以在香港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为基础而牵头发起,以深圳侨商智库研究院为执行机构,联合200多家海内外商协会联合主办、协办。香港中国商会的会务是以服务国家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为重点。
各位朋友,国家“一带一路”的实施给海内外华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举办“侨交会”这样的交流合作平台,将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海内外广大企业更好、更大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最后,祝贺“《海外潮团发展报告》国内首发式”成功举办,预祝首届“侨交会”和“第二届侨商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