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益慈善 >> 正文

陈桂洲斥巨资传承“非遗”笛套音乐

    来源:汕头日报    作者:张琳楠    2015-09-01     浏览:

  • 字体:

说起潮阳区的文化反哺,不得不提乐善好施的民营企业家陈桂洲。从小酷爱笛套音乐的他,把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笛套音乐作为己任,斥资8000万元建设潮阳笛套音乐纪念馆和东信文艺培训基地,让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之一的笛套音乐得以传承发展。此外,陈家无偿资助潮阳贫苦“五胞胎”上学、从未间断反哺家乡事业等,在当地也成为美谈。目前是汕头市政协委员、潮阳区政协常委、潮阳区总商会副会长的陈桂洲说,全家一心向善不求回报的精神根植于心,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传承和从未间断的家风、家训熏陶。

近日,记者走进潮阳笛套音乐纪念馆和传承基地——潮阳耀明书院,探访陈桂洲一家。尚未来得及欣赏这集岭南园林、苏州园林、北京四合院、潮阳民间古建筑等建筑风格于一炉的园林式古建筑群,一阵古朴悠扬的笛套音乐已传入耳中。循声而入,只见由老中青不同年龄段艺人组成的潮阳东信文艺协会演奏队正身着演出服认真演奏,一招一式颇具专业水准。该协会由业余爱好者组成,成立11年来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及潮阳区文艺汇演,广受好评。

然而在很多年前,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之一的潮阳笛套音乐并不像现在这样人尽皆知。面对着传统音乐青黄不接的困境,陈桂洲于2004年自筹资金成立了东信文艺协会,千方百计培养笛套音乐接班人。目前该协会已集结痴迷笛套古乐、潮曲演奏的“发烧会员”130多名,其中青少年就占了一半。这些年来,协会还免费培训了五六百名少年儿童。协会的成立让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潮阳笛套音乐渐渐蜚声海内外,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进一步推动笛套音乐传承发展,2012年,陈桂洲斥巨资建设潮阳笛套音乐纪念馆和传承基地——耀明书院,于去年底落成。该建筑群集培训、创作、研究、演示、展览于一体,配套有笛套人才培训室、笛套文化研究室、笛套古乐演奏区等功能区,还建成一条长约400米的书画文化长廊。漫步建筑群内,仿佛置身一个“文化大观园”。

祖训是陈家最为宝贵的财富和精神支柱。在耀明书院,随处可见有关家风家训的题字。耀明书院中轴线右边是潮阳民居建筑,建筑祠堂后库两边门肚的石雕对联颇有深意,左联“裕勿忘勤,饮水必思源,唯孝唯恩遵祖训”,右联“晟能显志,扬图宜奋劲,立言立德振家声”。陈桂洲介绍说,那是陈家家训,劝诫、教育后代子孙要牢记祖训,不要忘记勤劳的传统美德,要孝顺长辈,还要懂得感恩;虽然事业成功了,实现了梦想和志向,但还须再接再厉,要创立良好的学说,树立优良传统美德,来振兴、弘扬家族的名声和美誉。

陈桂洲告诉记者,耀明书院是以其父亲的名字命名的。父亲去世得早,在家排行“老大”的陈桂洲19岁便成了家中顶梁柱,他从一名普通的泥瓦工白手起家,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人要勤,富了别忘回报社会。”父亲在世时的一番话陈桂洲始终记在心间,多年来,他兴学育才、扶贫济困、修桥造路、救灾助残,乐于用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反哺家乡,如捐资1500万元改造城区南中路、捐资6800万元扩建城南街道镇三小学等,仅2012年以来的反哺资金就超1.3亿元,被授予潮阳区“公益慈善楷模”殊荣。陈桂洲还和夫人蔡爱梅出资培养潮阳区河溪镇家境贫寒的农民林盛友的五胞胎——奥运火炬接力广东汕头站“五福娃”,将五胞胎送入幼儿园、小学,为林盛友一家提供住宿、生活资助、学杂费等,夫妻俩还表示,并将支持这五胞胎直至读完大学。

现在的好日子来之不易,陈桂洲一直教育孩子们“做人要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多做好事,多向别人学习”,希望下一代都尽己之力为社会多作贡献。沐浴在良好家风中的陈家儿子们,从小就不乏善心之举。他们说,一定将这好家风代代相传下去。

【记者点赞】

好的家风能够教育出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好干部,能传承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医生,能培养出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企业家。正是不断传承的好家风,滋养着陈桂洲一家的家国情怀,使其从中汲取道德给养,在实际行动中爱家、敬业、诚信、友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桂洲乐善好施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些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他常说,父辈教育他要知恩图报,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造福民众,这是做人的宗旨,一生也改变不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一直这么做的。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