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至少打两次高尔夫球,去两趟珠海,每晚至少喝两杯上好的红酒,澳门通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金海以这样的方式一边工作一边享受生活。他甚至有时连续几天都在高尔夫球场上打球、谈生意,所以面颊上似乎也被阳光涂上一层金色。
“做好生意,过好生活” 邱金海靠在沙发里笑着说。客厅外,宽大、现代化的集体办公室让记者感到惊讶。
早期创业尝尽艰辛
1961年,10岁的邱金海随父母从汕头来到澳门。当时的澳门还是一个小渔港,人口很少,消费力有限,工业也仅仅限于火柴生产,且规模很小。70年代初,由于香港的生产成本提高,制衣、针织、手袋、玩具、电子制品等产业向澳门转移,澳门工业逐步发展起来。
“我是家里的老大,没上大学就出来做生意,主要是电缆贸易。” 邱金海回忆说, “在生意交往中跟电力公司比较熟悉,当时我的英语还可以,他们很需要会英语的人才,我就来到电力公司上班了。”他清楚地记得当时电力公司技术师傅的月薪一般是400元,而自己刚进去就能拿到1600元的月薪。所以他在电力公司一直工作了13年。
在电力公司上班期间,邱金海对电器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他逐渐有了自己办公司的想法。于是,白天在电力公司上班,下班后就回自己的公司工作。
“创业初期我往往干到凌晨三四点。早上六点又要到电力公司上班,真的很辛苦。特别是后期参与澳门离岛路环发电厂项目期间,每日都是早出晚归,几乎见不到澳门的太阳。”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脸,“等到自己的公司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才从电力公司辞职。”
最早回国内投资
当通达机电工程公司正在发展的时候,邱金海举家移民到加拿大。但他没有放弃在澳门的事业,反而进一步来到珠海投资。
“我应该是澳门最早一批到国内投资的人。投资酒店、旅游、出租车等等,不过几乎都是亏本的”。邱金海说,后来和珠海供电局合资成立广达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因为以前在国内不允许外商独资开办公司,所以就采取了合资(当时叫“三来一补”)。
“当时我投资,所有的设备是我买进去,在国内属于最先进的設備生产线,珠海供电局出地和人事网络。这个公司发展得不错,生产高压开关,前几年都获得丰厚的利润,珠海市政府授予我们企业纳税模范光荣称号。10年合资期限到了的时候,我没有再续合同,无条件地送给珠海供电局,一分本钱也不拿。10年间,我也赚了很多钱了。”
看好国内产业转型期商机
邱金海的通达机电公司以建筑、机电工程为主业。几年前当国际性的公司尚未进入澳门市场时,通达取得澳门八成的机电工程经营,如澳门机场、中联办、中国银行等著名建筑的机电工程都是由通达负责。
“刚刚竣工的有皇冠酒店,年底完成的有凯旋门,凯旋门完工之后,应该是澳门最高最漂亮的大厦,是澳门的一个新地标。还有澳门科技馆,也是年底将要完工的。其中最让我满意的机电工程是澳门奧林匹克游泳馆,这些设备都达到奥林匹克的要求,用的空调都是最先进的,电视屏幕是东南亚最大质量最好的。”
在与珠海的几项合资项目到期后,正是澳门经济突飞猛进时期,邱金海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本地。中间偶尔投资一些基金。
邱金海认为,国内经济近年来增长迅速,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市场容量快速拓展,发展前景巨大,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内地的发展现在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很多产业面临转型和迁移,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加上一个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对任何投资者来说都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港澳地区一直都与内地保持紧密的商业联系,优异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经济体制,一直都是与内地通商的双向平台。未来内地市场将更加开放,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商机绝对是无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