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修堤围庇护受灾百姓,如今送暑茶帮助困难群众
在澄海区外埔社区,村民想做善事,第一个想起的,是外埔“红十字会”;群众遇到困难,第一个想起的,也是外埔“红十字会”。这个深得村民信任的慈善机构,迄今已经行善济困超过百年,帮助村民渡过了无数天灾人祸,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外埔“红十字会”前身是始建于1913年的外埔“养义善堂”,迄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外埔红十字会会长、72岁的陈卓润老人告诉记者,外埔地处韩江下游,以前经常有溺水死亡或被绑匪撕票的尸体顺江而下漂浮至外埔的韩江堤围处。村里经营鱼行的刘文雄、李汇二位乡绅看到这种情况后,想着能为大众做善事。1913年,这二位老先生集资,在村里建立了“养义善堂”,村里人有生病、生活困难者,均可给予帮助照顾,而那些死亡后无法收埋的,“养义善堂”会派人帮助收埋。
在现在外埔红十字会的门口,竖有一块民国十二年(1923年)外埔乡修堤事务所暨合乡绅耆所竖的纪念碑,记载了1922年“八·二”灾难救灾过程和救灾组织名单。
据《澄海县志》记载,1922年8月2日(农历六月初十),强台风,下午3时风起,傍晚转急,夜9时狂风暴雨,树木、房屋皆倒。加上暴潮,堤决5万余丈,平地水深丈余,全县乡村多没入海涛中。据统计,全县死者有26966人,倒屋4万多间,流离失所者66243人,此次灾害,潮汕各县溺亡者达34500多人,创下了民国年间一次风灾死亡人数的最高纪录。
灾后,缅甸、泰国、越南、香港等华侨同胞,以及汕头存心善堂、旅沪外埔乡人、汕头海关等纷纷慷慨解囊,捐助澄海外埔修堤围共8400银元。外埔红十字会的老会计、81岁的刘天佑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8400银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要知道那时候月工资仅有1至3个银元。”刘天佑说。这一笔汇聚了华侨同胞爱心的救灾款帮助外埔顺利修复了韩江堤围和救济受灾百姓。
抗日战争爆发后,1943年,“养义善堂”改称为“外埔红十字会”。陈卓润告诉记者,之所以在善堂的基础上成立“红十字会”,是受到了当年全国各地成立“国际红十字会”的影响。那时凡是参加“红十字会”的村民,每人都发给一片由上海制作的、标有“中国红十字会外埔分会”的门牌,挂于会员的大门口上,又发给会员每人一块胸章,上面刻有“中国红十字会外埔分会”。
这些“红十字会”的标志在当时发挥了神奇的作用。据村里的老人讲述,当日军到外埔乡时,如果看见门口挂有“中国红十字会外埔分会”的牌子,日军没有进去抢夺。会员如果外出办善事,在路上遇到日军抓挑夫,看到胸前佩戴有一块“中国红十字会外埔分会”的胸章,日军也会放过。刘天佑告诉记者,当年村里的“红十字会”会员蔡文伯家里藏着邻近乡村200多个逃难的百姓,日军看到蔡文伯门口挂着“红十字会”的牌子,并没有进去搜查,侥幸逃过了一场大屠杀。
就这样,外埔“红十字会”一直做善事至1953年,“土改”后至“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直至到1976年才重新恢复。1996年11月,在老会长黄镇忠、刘喜林、陈秉为等人的积极努力,以及外埔居委会、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外埔“红十字会”重新建设了会址并投入使用。
每年,外埔“红十字会”都会接受社会各界贤达的捐款,所收善款均用于做善事,并把所有账目向社会公开。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外埔居委会与外埔“红十字会”联合集资30多万元善款,送交上级“红十字会”转汶川地震灾区济灾。
会长陈卓润告诉记者,每年夏季从农历五月起,外埔“红十字会”开始煮暑茶,供村民及过往群众在暑天可饮上一杯防暑解渴的清凉暑茶。现在外埔“红十字会”已有会员200余人,其中很多人的祖辈、父辈原来都是“红十字会”的会员,他们从善如流的大爱精神和无私奉献,可以说是传承了村里这个百余年历史慈善机构的优良风尚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