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5年12月,汕头发生的两件大事吸引了海内外的目光: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挂牌一周年、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筹)暨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启动。两个重大平台分别位于汕头东西两侧,构成新时期汕头创新发展的“双引擎”。
“‘十二五’时期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启动很多大项目,这对汕头的发展至关重要。”市委书记陈茂辉多次表示,近年来汕头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十三五”时期汕头将再接再厉,促进项目出成果,争取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回望“十二五”,汕头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
这五年,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汕头全力“赶考”,交出一份经济发展势头好、基础设施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的“答卷”——
数说亮点
预计2015年全市实现GDP1850亿元,增长8.4%,增速在全省排位由2010年的第20位跃至第9位;
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274.32亿元,增长27.1%,增速列全省第4位;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9.34亿元,增长12.9%,增速列全省第2位。
这五年
经济增速超全国全省踏上良性发展快车道
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预计2015年全市实现GDP1850亿元,增长8.4%,增速在全省排位大幅提升,由2010年的第20位跃至第9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274.32亿元,增长27.1%,增速列全省第4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9.34亿元,增长12.9%,增速列全省第2位……
这是奋进的五年。全市经济发展奋力前行,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省,部分指标在全省排位名列前茅。“十二五”时期,GDP年均增长9.4%,约高于全国、全省1.6和1个百分点,一举改变了“十五”、“十一五”时期我市年均增速低于全国、全省水平的局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6%,累计完成固定投资总额4108.6亿元,比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各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还多1081亿元。在全国、全省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情况下,我市经济发展呈现出韧性良好、支撑坚固、增长持续的态势。
在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全市经济结构协调性更强。预计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期末的5.7∶53.0∶41.3调整为2015年的5.3∶51.7∶43.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上升。预计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左右,是2010年的1.7倍;增速自2012年以来首次超过GDP,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1%;占全市GDP比重提升到43.0%,比2010年提高1.7个百分点,规模和占GDP比重稳居粤东首位,成为我市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尤为令人欣喜的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预计2015年总量达到400亿元左右,是2010年的2.2倍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达49.7%,比2010年提高11个百分点,形成以金融、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物流、房地产等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服务业高端化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粤东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
回眸这五年,“创新驱动”的主旋律贯穿始终。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上,与中交集团结成战略投资伙伴,以一体化投资建设及土地收益共享的全新合作模式推动东海岸新城规划建设,为我市振兴发展带来新契机,打开新局面。在金融服务工作上,“华侨板”作为全国首个以华侨为核心概念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在华侨试验区正式挂牌,挂牌企业372家,累计意向融资额达58.1亿元。目前华侨试验区的注册企业达2129家,聚合效应已经显现。在对外交流合作模式上,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规划建设,汕头中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成立,与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合作共建中以航空产业园项目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互联网+”是近年来的一个新热点,也是一个新增长点。目前,全市近9成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9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超50%,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法人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11.9%,快递业务量突破1亿件,列粤东西北第1位。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市成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成功入选全国电商百佳城市,拥有淘宝镇9个,跃居全国第一,淘宝村44个,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四。
数说亮点
“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74.67亿元,投资规模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多,在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提速升级指数”中名列第1位。
这五年
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成为广东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全国首个以“华侨”为核心概念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华侨板”挂牌;全省首个新增港澳独资经营娱乐场所试点地区设立……刚满周岁的华侨试验区起步建设如火如荼,改革创新亮点频现,汇集海内外华侨力量加快汕头发展。
2014年2月16日,汕头东海岸新城项目填海工程主体完工,形成陆域面积20平方公里、海堤24公里;
2015年1月1日,广东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南澳大桥建成通车,圆了南澳人民百年大桥梦;
2015年5月17日,新津河大桥主桥成功合龙。至此,汕头华侨试验区东海岸新城项目已开工建设的两座跨海大桥,全部实现东西贯通,使东海岸新城项目新津、新溪、塔岗围三个独立的片区,形成了“一线串珠”……
翻开“十二五”的“汕头建设日志”,一幕幕精彩场景犹在眼前。数据更有说服力:“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74.67亿元,投资规模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多,在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提速升级指数”中名列第1位。
汕头港进入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百强行列,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海15个重点港口之一。广澳港区两个5万吨级泊位建成投产,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2万吨级石化码头动工建设。2015年全市港口吞吐量518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18万标准箱,分别比2010年增长47.6%和26.1%。
高速公路和高铁线路建设层层推进,汕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并实现与沈海高速互联互通,潮惠、揭惠高速公路投资进度过半,汕湛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先行工程开工建设。厦深铁路建成通车,使汕头与珠三角、厦漳泉形成两小时生活圈,厦深铁路进汕头联络线工程也已启动施工。城市候机楼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与潮汕机场有效对接。
数说亮点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9.66亿元,比2010年增长129.8%。
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等民生支出合计210.45亿元,占比达75.3%。
这五年
改革成果普惠民生民众幸福指数更高
改革的成果最终能否惠及百姓,一个重要指标便是民生投入。“十二五”,我市连年实施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民生投入不断增加,着力解决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等民生民安问题。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9.66亿元,比2010年增长129.8%。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等民生支出合计210.45亿元,比2010年增长166.6%,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64.9%上升到75.3%。
居民收入增长终于跑赢了GDP。2014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比GDP增速高0.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7%,比GDP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0%。扶贫开发“双到”亮点凸显,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十二五”时期城乡收入差距从2010年的2.3倍缩小到1.9倍。
稳定就业、扩大就业“两手抓”,我市以积极政策措施鼓励、扶持自主创业,2014年全市从业人员达到238.26万人,比2010年增长0.2%;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尤为可喜的是,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水平快速提升,年人平工资达到4.6万元,比2010年人均增加了1.8万元,增长幅度高达65.6%,居粤东四市首位。
社会保障体系也为城乡居民撑起“保护伞”。2014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2010年增长132.8%、18.2%、60.1%、58.8%和60.4%。全市城乡“低保”制度日趋完善,2014年城乡“低保”支出2.82亿元,比2010年增长133.1%;城乡“低保”覆盖人数达11.12万人,比2010年增加1765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制定民办养老机构优惠措施,启动“银龄安康行动”和长者紧急呼援服务,为高龄老人购买保险,发放高龄津贴和基础养老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数说亮点
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实现100%;高考总上线率连续4年保持9成以上;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年间保持全省首位。
这五年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更加均等
素有“以色列的麻省理工”美誉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孕育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先进研究和学问的聚集地,也是众多激动人心的以色列技术创新的诞生地。如今,这所享誉全球的顶尖学府在汕头翻开全新的一页:备受关注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落地我市,全力打造国内外创新型人才聚集地,将对促进汕头、粤东乃至广东的高等教育发展和培育创新型人才将发挥积极作用。
毗邻而居的汕头大学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16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中列第160位,在入榜的我国大陆高校中列第33位,是广东入榜的3所大学之一。
全市各级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实现100%,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12.7%,居全省上游水平;高考总上线率更是连续4年保持9成以上。
医疗卫生机构日益健全,全市卫生机构、医疗床位和卫生人员都有大幅增加。乡村医疗点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每个区(县)设立一所“平价医院”的目标。
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超过3706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年间保持全省首位。公共文化设施和硬件建设日臻完善。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8个,博物馆6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成并免费开放,区(县)一级数字影院建设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