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商声音 >> 正文

汕头:力铸对台经贸“桥头堡”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马勇 王漫琪 杨媛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经济特区如何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这是温家宝总理给广东布置的一道任务,也是广东在更高水平上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昨天,汕头市市长蔡宗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汕头一定要擦亮特区的牌子,发挥经济特区允许试验的政策优势和敢想、敢闯、敢试、敢干的精神,抓住珠三角规划纲要出台和国家支持海峡西岸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主动接受珠三角辐射,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主动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努力成为广东省对台经贸合作交流的“桥头堡”。

  【畅想未来】

  乘“环珠三角”东风扶摇直上

  面对金融危机的寒流,汕头人终于带来“春讯”———去年,汕头GDP增幅近十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座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特区城市,再次加快了发展步伐。

  蔡宗泽说,虽然感受到春的气息,但是汕头人不敢有丝毫放松。汕头要实实在在干事,狠抓工作落实,加快自身发展。

  “汕头一直在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点。”蔡宗泽告诉记者,刚刚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环珠三角”的粤东粤西粤北,将作为珠三角的互补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汕头有了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汕头还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所谓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作为广东最靠近台湾的城市,汕头又有了新的角色———未来海西经济区与珠三角地区实现对接的“桥头堡”。

  蔡宗泽说,在珠三角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之后,汕头也希望借助“海西”东风扶摇直上。汕头为此成立“汕头市推进海峡西岸地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组织制定海峡西岸地区发展整体规划、政策时,明确将以汕头为中心的粤东地区纳入规划范围,享受国家赋予海峡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畅谈眼前】

  近水得月筑对台贸易“桥头堡”

  今年1月18日,满载着集装箱货物的“东悦”轮起锚,缓缓驶离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前往目的地台湾高雄港。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汕头港终于实现了盼望已久的汕台海上货运直航。

  “百载商埠”汕头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城市,距高雄仅180海里。蔡宗泽说,开通直航航线后,将使汕头、粤东乃至赣南、闽西南地区的输台货物可以不经第三地直达对岸,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畅通的资金流动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

  汕头市委台办主任柯声毅告诉记者,三通前,汕头与台湾尽管是“近水楼台”,却无法“先得月”,台商到汕头投资办厂不太便利,货物要绕到香港才能到台湾,一船货物要三天多才能到达,竞争优势无法跟深圳、东莞相比。

  “今年1月海上货运直航后,形势大不一样,两地直航时间仅需18小时,台商闻讯争相来汕考察商机。”柯声毅说,海上货运直航线至今共开了5个航班,每个航次都爆满,一些福建客商也把货物通过汕头港运到台湾。

  在汕头已投产15年的大型台资企业海霸王国际集团的老总庄荣德告诉记者,将汕头作为内地投资第一站,他瞅准的就是汕头绝佳的商业地理位置,虽然三通来得有点迟,但是终于盼来了。庄荣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汕头的集装箱货柜需通过香港转运到台湾,一个货柜的运费就要15000元人民币,如今实现了直航,一个货柜大概只要10000元人民币。

  由于货物量激增,汕台海上货运直航线运货力供不应求。蔡宗泽透露,该航线准备每周再增加一个航班。据悉,开通海上货运直航后,两地每年的货运量可超过3000万吨,旅客超过100万人次,将使汕头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两岸商品集散地。

  蔡宗泽透露,台商投资汕头正逐步掀起新一轮热潮,一个以汕头为中心的粤东台湾资本投资区正在逐步形成。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