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商名人 >> 正文

“实业信徒”李东生:向鹰学习 度过寒冬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    2016-03-10     浏览:

  • 字体:

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1978级培养了三位影响中国彩电史的大人物:康佳原掌门人陈伟荣、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以及TCL董事长李东生。

如今,陈伟荣早已辞别,黄宏生也已退居幕后,只有李东生还奋斗在一线战场上。学外语、公开演讲、行走戈壁,年近60岁的李东生甚至还亲自代言了TCL广告并登上纽约时代广场,身体力行“实业兴国”的理念和精神。

TCL掌门人李东生“实业信徒”的形象深入人心。

过去35年,李东生带领TCL站稳了国产彩电品牌的第一阵营,率领TCL走出国门并操刀了多起跨国并购。面对全球与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李东生执掌下的TCL集团主动求变,寻求突破,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工业4.0的机遇,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拉开了TCL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进阶大幕。

2015年,TCL实现收入1045亿元,收获了超过4%的增长。目前,TCL旗下有三驾马车:彩电在全球市场中跻身第三位,手机与液晶面板进入全球市场前五。

3月4日下午,出席两会媒体见面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坦言,全球的经济形势和中国的经济形势比预期中严峻。对此,他呼吁国家为制造业减税,而他自己,则将以“鹰重生”的智慧带领TCL渡过这个寒冬。

万宗不离实业

作为制造行业的标杆,李东生直言,过去一年,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寒意。他笑谈自己错判增长:去年年初乐观预期集团收入全年增长18%,实际上仅收获了不到5%的增长。

“这波危机比2008年的形势更为严峻,而且还会持续两三年。整个经济环境面临的挑战,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课题。”李东生向时代周报记者进一步谈道,“在这轮变革当中,好多企业都很难,这不是企业能够左右得了的。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核心能力,才能为自己的发展取得一席之地。”

面对近期“四成上市公司2014年净利润不足5000万元”、抵不上在深圳买卖一套豪宅的讨论,作为实业家的李东生又作何感想?

李东生向时代周报记者直接否认了搭房地产“便车”的想法。相反,他肯定TCL是坚持实业为主的企业。“我们前两年卖掉了房地产的业务,术业有专攻,房地产肯定是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但是一个企业,还是要专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才可能成功。”

发展实业如此艰辛,TCL将如何挖掘企业新的增长空间?

李东生向时代周报记者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去年按销售量,TCL彩电销售1740万台,数量排在全球第三;手机销量8300万台,数量排在全球第六—但若以销售收入来讲,这两者的数据都要向后推。这意味着,跟企业收益直接相关的不是销售数量,而是销售收入。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看,只有提高产品的档次、做出更多的中高端产品,才能够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和收益。

过去,TCL跟很多出征海外的企业一样,产品的形象和定位不够高端,更多是依靠产品的效率和成本控制,以较好的性价比参与竞争。今年,在保持这个优势的同时,TCL提出要切实提升产品的技术能力。“去年,TCL的彩电品牌指数大概提高了将近10个点,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

基于此,李东生直接在记者会上抛出了一个指标:TCL将在今年的企业管理考核中导入一项“企业品牌指数”的考核指标。“导入这样一个指数考核,是希望能够推动企业各个产业通过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能力,提升产品的功能,增加产品的价值。这也是我们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

去年年初在美国CES参展时,李东生袒露过这样一段心路历程。“25年前,我第一次参加美国电子消费展时,还是借一家香港公司的展台,摆了几样TCL的产品,算是踏上了国际舞台”。

当年的李东生,对展出自家的产品还面带羞涩,今天却能在广告中自信地说出“未来全球创新和发展的中心在中国,坚守实业将挺起中国经济的脊梁”这样的豪言壮语—当中近30年的进化史,颇为艰辛。

谈及转型,李东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作为企业家,一直要有危机感,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

1997年,TCL顺应改革潮流,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国最早完成企业体制改革的企业之一。在改制完成并当上董事长之后,李东生把TCL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中国的松下”,过了几年又将目光锁定为三星,让TCL成为国际型企业的野心就是在那时萌发的。此后,TCL从东南亚切入,相继进入中东、南非、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逐步培养起自己全球化的品牌和销售网络。

2003-2007年是TCL的兼并重组阶段,TCL开始进军欧美市场,跨国并购了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两项业务。一系列的大手笔跨国收购,虽然轰动了全世界,却也一度将TCL推到了生死线上。当时,经历亏损炼狱备受煎熬的李东生,写下了这样一段来自灵魂深处的深切感悟:“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如今,李东生回头再看,感悟频多:“2009年,TCL国际化刚刚走出困境,我下决心要建华星显示面板。在彩电产业里面,韩国企业占据领先地位,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有产业链资源整合的能力。虽然我们做这个事情很困难,当时还有很多风险,有些问题确实没有想好怎么解决,但是做事情的决心,该下的时候就要下。”

实践证明,近年来,TCL集团业绩在家电企业中表现突出,华星光电面板业务成为利润奶牛。2015年前三季度业绩显示,TCL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41.1亿元,同比增长7.08%,净利润26.1亿元,其中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127.11亿元,净利润达17.91亿元,同比增长5.7%,贡献净利润占比高达68.62%。

而当互联网思维成为热潮时,TCL意识到互联网电视、网络电视未来会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014年2月,TCL集团提出“双+”战略,推动“智能+互联网”与“产品+服务”的双轮驱动。一年之后,TCL集团产业架构被调整为新的“7+3+1”结构,将主要产业和业务分别归属为产品业务领域、服务业务领域以及创投投资业务,还组建了金融控股集团,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

眼下,在技术出身的彩电巨头李东生眼里,印刷显示技术是另一个充满前景的创新技术。

“下一代大屏幕显示技术的核心是印刷显示技术。未来,这项技术‘将像印报纸一样制造显示器’。由于设备比较简单,材料损耗也较小,在同样可以做出AMOLED产品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成本。另外它还可能创造一个新的市场需求:目前大屏显示要做出柔性,难度还是很大,但是如果用印刷显示工艺做AMOLED,能做出非常大的柔性显示屏。”

点赞华为

李东生曾提过一个宏愿,希望在退休之前将TCL带入世界500强。“我要把企业做好,不能再去想别的事儿,我不是一个刚出来创业的小伙子,现在我们的企业有7万人、1000亿元的销售。我真的不能再想别的。”

李东生将TCL的发展重点锁定在两方面。“一是互联网应用,要从一个工业型企业转型到‘制造+互联’型企业,将自身定位为‘全球化的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集团’;二是加速国际化。目前我们的海外销售占比47%,未来我希望很快能超过50%,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实际上,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可能再像以前那么高速了,国际化是一个增长潜力更大、更快的领域。”

“去年整个产业市场总的需求增长和前几年比都有大幅回落。我们这个产业要继续增长,一方面是通过创新,挤压式的,把对手挤走才能增长;另一方面是海外空间还很大。以电视市场为例,印度前年的市场需求量是1000万台电视,中国则是4000万台。印度的潜在需求量和中国差不多,这意味着印度是有3倍市场增长潜力的需求。我是不是要盯住这个市场?”李东生向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李东生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目前TCL国际专利发明的申请量,已经从几年前的7%提高到了13%。“专利能力方面,我们在快速提高,但是相对有影响力的品牌,还需要强化专利技术。全球品牌力和渠道能力建设还是我们的短板。”

“从企业的平均竞争能力来讲,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李东生相信,“未来,整个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我看来,也许10年也许15年,在大部分产业中,中国企业的综合能力将跟国际一流企业不相上下。以往我们说赶上索尼、松下还是有很大差距,现在看,我们跟三星不是遥不可及。”

说到此,李东生特别竖起大拇指:“我要为像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点赞,它已经处在国际的第一阵营。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这个阵营,这才是中国经济强大的标志。”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