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其中很重要的共识就是专注。
在汕头,有一家企业成立近20年来,专注于生产隔震、减震器材产品。2013年的雅安地震,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的建筑物倒塌,而当时作为当地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部的芦山县人民医院却屹立不倒,被网友称为“楼坚强”。这家医院就是用了来自广东宇泰减震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宇泰”)的产品。
作为全国第一家,也是广东唯一一家专门从事隔震、减震器材生产的企业,宇泰在近20年里不断挑战建筑抵御地震损害的极限。对于关系到生命安全的隔震减震产品,公司投入资金对每一件出厂产品进行100%检测,确保100%的合格率。在这家企业理解和实践的“工匠精神”中,包括“对得起良心”。
▶▷专注
孜孜以求产品质量提升
广东宇泰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顺利介绍,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抗震、隔震技术出现,“对于地震灾害的防范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美国、德国等国家为主的‘硬对硬’派,他们主张把房子建得更加结实,用房子本身高强度对抗地震;另一派是新西兰、冰岛等国家秉持的‘以柔克刚’派,就是利用一些隔震器材,化解掉地震形成的横波,从而保护建筑物。从中国国情出发,我们认为‘以柔克刚’的方法,即隔震技术更加适合国内。这种隔震技术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业界认为是新西兰人研究出来的。”
隔震技术之所以被认为是“以柔克刚”,是因为用此技术生产的隔震器材能够有效地化解地震产生的横波。“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器材中加入高强度的橡胶,我们称之为减震垫。在地震产生横波时,在建筑物和地面之间加入隔震器材,建筑物会随着地面横向摇晃,而因为橡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就会把这股横向的力量化解,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横向的弹簧。”郑顺利向记者解释:“早在1993年,汕头就有了用隔震技术建的楼房,当时台湾地震余波传到汕头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震感,但用隔震技术建的那栋楼里住的人一点感觉都没有。”
郑顺利告诉记者,汕头市区建成的那栋隔震楼,严格意义上也用了宇泰的产品,只是当时还没有成立宇泰这个品牌,“当时在给日本的一些企业做代加工,我记得最大的企业是三菱公司。”
在1998年,广东宇泰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郑顺利说,近20年里,宇泰除了减震垫(隔震器材)和少量的减震器材之外,几乎没有做过其他东西,“我们这20年做的大部分都是隔震器材,研究如何将隔震器材做得更好。”郑顺利告诉记者。
2013年雅安地震,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的建筑物倒塌,但当时作为芦山地震卫生应急指挥部的芦山县人民医院却屹立不倒,被网友称为“楼坚强”。“这个医院就是用了我们的产品,这是国内少有的经过真实的7级地震检验的隔震建筑物,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也更加坚定我们对隔震抗震产品质量的追求。”郑顺利董事长说。
▶▷质量
隔震产品送检率达到100%
“我们做的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郑顺利多次在受访中谈到这一点。正是这种责任感,使得宇泰减震公司在生产中一直保持对质量的追求。
“我们的产品能够做到100%的合格率,每一个出厂的产品都是经过第三方检验。”说起产品质量,许多宇泰员工都很自豪。
据介绍,在抗减震行业,除了供应商有特定要求外,抗震产品的送检率是3%。但无论客户有没有要求,宇泰的送检率都是100%。
“每一件产品都要让客户放心。”郑顺利说。对于隔震支架的检测,国内目前仍未成熟,只有3家机构有这个资质。宇泰的大部分产品都送往位于武汉的华中科大土木工程检测中心检测,光是检测费与运输路费,就花去了每个产品利润的相当比例——对应单个产品售价数万元的价格,这笔检测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郑顺利介绍说,宇泰还打算花600万元购进一台检测设备,“已经选好机器并将与华中科大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合作,由其派人员对产品进行检测。”
在不少人看来,这种做法没必要,但是宇泰却一直坚守品质的准绳。用高额利润换100%的产品合格率,他们觉得很值。
不过,即使检测合格也不一定意味着在实际运用中能够经受住压力。当时在要求100%送检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减震工程招投标中,因为交货时间比较急,国内没有一家厂家能够独力承担生产任务,只得分段进行生产,宇泰也参与其中。郑顺利介绍说,当时有不少厂家生产的隔震支座都在施工中发生变形需要更换,而宇泰的隔震支座则没有出现差错。
细究其中原因,除了对品质的坚守之外,与宇泰对原材料的执着也有关系。技术总监林喜发今年快70岁了,但仍被宇泰当作“宝贝”——不善言辞的他,在橡胶生产领域中已经默默钻研了40余年,带出了不少为业界认可的徒弟。据他介绍,如果像有些同行一样购买国产生胶或者二次胶作为原材料的话,一吨橡胶的成本可以节约好几千元,但是宇泰仍然坚持选择泰国进口的生胶。
“不是说国产胶质量不好,而是质量不稳定,这与树种、气候等都有关系。有时候就算是同一批次的胶,质量也参差不齐,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最好的原材料呢?虽然贵,但是出来的产品质量好,这就够了。”林喜发说。每次进一批原材料,他都要亲自进行试验,并根据每一批胶的细微差别来调制橡胶配方与硫化时间,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要不时对半成品进行抽检,以确保质量的稳定。
“哪怕是再熟练的工人压制出来的橡胶垫片,我们都需要每一块过称,林总监会把一批次每一片橡胶的重量标注好,像这样一片1公斤左右的橡胶片,误差要控制在10克之内,多了或者少了都需要重新回炉。因为会影响最后的整体质量以及硫化时间的控制。”一位正为橡胶片称重的工人介绍,他正一丝不苟地把橡胶片分类叠放。
“目前行业内的购买都是以招投标为主,有时候招投标的预设价格真的过低,对于使用进口胶以及每个产品送检的我们来说,与同行相比没有多少价格优势,只能从质量上进行把控,减少客户更换与维护的成本。”郑顺利说。
▶▷进取
减震材料进入“3.0”时代
在坚守产品质量的同时,宇泰减震也一直保持着进取的状态。在其刚建成不久的地震科普馆中,陈列着大大小小的产品。在这里记录了减震材料史从1.0到3.0的变革。
“就拿隔震支座来说,第一代隔震支座能够尽量降低地震横波对建筑物的损害;加入了铅芯的第二代隔震支座则能够在隔震的同时使得建筑基座在震后尽量恢复原状;第三代隔震支座则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加上隔绝竖直震波技术,能够用于地铁等产生震动的地下设施,避免地铁的震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谈起隔震技术,林喜发如数家珍。
从进入减隔震技术行业开始,宇泰就联合高校等科研技术力量,以使自己的产品保持在行业的最前端。从中国最早的“抗震楼”建设,到现在隔震支座、减震梁等设备的生产,宇泰20余年也见证了中国减震行业从萌芽到发展的历程。
2016年5月12日,汕头市地震局与宇泰合作,成立抗震救灾知识科普馆。在科普馆的一角,摆放着一个直径1300mm的隔震支座。郑顺利表示,这是目前行业内所能生产的最大直径的隔震支座。目前,宇泰生产的1300mm隔震支座已经运用于宿迁某银行16层银行总部,这也是这个直径的支座所能承受的最高范围。
“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按照当年周福霖院士的理论慢慢尝试,也只能做出100mm直径的隔震支座,而这其中的难点在于橡胶硫化时间的把控。硫化时间就好比煮东西的时间,时间短了,橡胶的延展力度不够,时间长了,则橡胶会变‘老’。”林喜发说。作为20多年前隔震支座橡胶试验的参与者之一,他回想起来仍是感慨不已,“具体用了多少时间根本没法记得,我们只管干活。”
对于硫化时间的把控是整个行业的核心技术。郑顺利告诉记者,橡胶垫每增加1mm,就意味着橡胶的硫化时间要作出相应的改变。从100mm到1300mm,随着支座直径的越来越大,虽然有之前成功经验的参照,但是以林喜发为首的技术团队仍然不断试验,这中间经历了多少次失败,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每次随着订单要求的改变,技术人员又得去想办法匹配订单所需要的环境要求。“这也是目前隔震支座虽然能够降低建筑成本但是没有得到大批量采用的原因之一,我们正在尝试研发一种能够适应多种环境类型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力争做到批量生产。”郑顺利介绍说。
宇泰新建的科普馆里也使用了他们自己生产的隔震产品。郑顺利介绍说,这其实也是在对橡胶的老化条件做的一次实验。“我们要承接很多学校工程,在没有地下室的环境里(一般的隔震器材都安装在地下室和地面一层之间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处),橡胶受紫外线、气候等方面的影响较大,我们做这些方面测试的同时,也在更新橡胶配方,让橡胶能够更加抗老化,增加安全性。”郑顺利说。
对话
广东宇泰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顺利:“工匠精神”关键在管理
南方日报:你眼中的“工匠精神”是什么?
郑顺利:跟大家的看法一样,是一种对产品的追求,力求做出的产品精益求精。
南方日报:那你认为一个企业保证“工匠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郑顺利:我个人认为是管理,通过管理手段的运用,让员工拥有“工匠精神”,才能够做出符合“工匠精神”的产品。这里有一个小例子,当年我们还在给日本企业做代加工的时候,进口了一台机器,因为机器出了故障,我们自己不会修理,日本那边派来一位高级工程师给我们修理。在我们看来,高级工程师是职位很高的人物,本来已经安排了酒店给他休息,但人家一来,立马就奔着故障机器去了。当天下雨,那位高级工程师就直接穿着西装,趴在地上检修。这个场景给我很大触动。后来了解到,在那位工程师的企业里,企业规定就是如此。
南方日报:这种管理如何体现在你的企业里?
郑顺利:当然,我们做的也是初步管理,就是制定奖惩制度,对每道工序都进行把关,我们这里实行班长带头制,首先是员工对他所做的工序负责,然后一个生产班的班长要对他所负责的流程负责,然后再由车间主任对整个流程负责,最后再由林喜发厂长对产品负责,也就是说,一个产品出来,在我们一线车间就有四道工序把关。后期我们还有公司自己的质检部门对每个产品进行质检,再送到第三方去质检。实际上一件产品出来,我们要经过六道手续层层把关。这样就有一个好处,对于产品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有严格的把控,现在公司里的员工都已经习惯了抓细节,我认为长此以往,肯定能够成就每个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