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汕风光 >> 正文

潮州广济门城楼

    来源:     作者: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在古府城墙上地众多城楼中广济门城楼最为壮丽。广济门城楼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同时既是潮州名城的主要标志,又是我市北堤城堤的重要关闸。广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民国廿年(1931年)重修。
  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外城门原有“东为万春”门额。楼置于高大厚实的台基上,拱门中开,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面为木石柱相衔接支撑,并跨出城墙外,成为骑楼。屋面铺双层大青瓦,各层出檐均嵌蓝琉璃勾头滴水,雕栏画栋,四面环窗,飞阁流丹,巍峨壮观。登楼四望,但见韩水北下,长桥卧波,远山如黛。如遇夏秋,水涨潮急,舟帆点点,随波而下。时见江涛拍墩,时见浪花溅岸,画意诗情,殊足欣赏。楼内有联云:“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正是这一景观的大写意。暮春三月,登楼眺望,韩江水涨,江面开阔,长桥卧波,烟波浩渺,笔峰如画,行船如梭,别有一番景致,故潮州内八景有“东楼观潮”之胜。
  目前,按照三层四檐歇山顶型制,恢复1931年重修前的原貌;修复的依据是清代《潮州古城图》和有关的历史文献,并参照同期的明代城楼建筑,即城台恢复原高,但不加厚,保持东门楼原有防守、防洪和观景的功能。二楼的水泥承重柱恢复为石柱,三、四楼仍用木柱,恢复木石结构,取消水泥结构;梁架、门窗、栏杆、瓦脊等均恢复明式做,拆卸构件经甄别后尽量利用,以保存更多历史信息;瓦面、墙体、地面、石质、台阶等表露部分不直接使用水泥;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面环窗改为格扇门,体现潮州古建筑特点和城防建筑粗犷的风格。同时还拟在各层增加对联、牌匾、历代潮州贤达之士的简介等内容,以提高广济门城楼的文化内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济门城楼将会重现昔日的光彩,为更多的游客提供一个旅游佳地!
  广济门城楼修缮按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设计,恢复明代石木结构,首层地面标高为19.8米,保留东门楼原有防守、防洪和观景的功能。二楼的原水泥承重柱恢复为石柱,三、四楼仍用木柱,取消原水泥结构;梁架、门窗、栏杆、瓦脊等均恢复明代形式,拆卸构件经甄别后尽量利用,以保存更多历史痕迹;瓦面、墙体、地面、石质、台阶等表露部分不直接使用水泥;修缮后的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面环窗改为格扇门。已基本完成的广济楼城门建筑总高度为24.43米,比原城楼约高出2.4米。在内部装修过程中,施工单位专门从广西采购上等桐油作为木结构的主要油漆原料,并专门聘请潮州有名的古建筑师傅进行彩绘、贴金,更好地体现潮州古建筑特点和城防建筑的粗犷风格,从而提高了广济门城楼的文化内涵。
  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壮观的广济门城楼,以明代古城楼的风采重现于韩江边,成为我市“保护古城,建设名城”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