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商声音 >> 正文

马介璋:毫不气馁成大业

    来源:潮州日报    作者:    2016-08-03     浏览:

  • 字体:

马介璋是一个被炒鱿鱼炒出来的企业家,成为香港牛仔裤大王。他依托大陆,纵横世界,在美国、加拿大、荷兰、法国、泰国、中国大陆与港澳等国家和地区都设有企业,组成了以生产牛仔裤为主兼营布匹、拉链、钮扣等副料的香港达成集团。做为这个集团创始人的马介璋当初上班第一天就被炒了鱿鱼,他没有气馁,相反极大的刺激使他发誓今生要办一家比炒他鱿鱼的老板的工厂还要大的企业。尽管那时是刚十五、六岁的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的赌气幻想,正是一旦有了幻想,“炒鱿鱼”恰巧是他一个鞭策自己奋发图强、知耻而自勇的契机,他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勤奋苦干、聪明才智,创立了辉煌的事业,是香港制衣业的佼佼者。

马介璋原籍潮汕,1942年出生,1949年7岁的时候随父母到香港。他父亲同朋友合资经营米店,做小本生意。马介璋兄妹五人,他是老大,这样的大家庭就依靠着父母微薄的收入来维持。中学毕业后,他意识到自己已长大,作为长子,应该尽早能为家庭帮个忙,不好意思再花家中的钱上学,于是自动辍学,去当学徒。

马介璋走入社会于第一份工是到母亲打工的一家毛衣厂为毛衣“抓毛”,即将毛衣的毛抓起,使毛衣更加保暖。第一天什么都不懂的他,到母亲的工作间询问应该怎么做,被老板碰上,那老板认为他贪玩无心工作,便通知第二天不用来了,炒了鱿鱼。

上班第一天就被辞掉,对当年仅有15岁的马介璋并未因此受太大的打击。实际上生活在贫民区的他早就对贫富悬殊深为不服气。他不认输,而且在他心里已转化为一种向上进取、出人头地的斗志。因此,他被辞掉后反而安慰母亲不用难过,“终有一天我要开比他大十倍的工厂。”

于是他很快找到了第二份工作,当牛仔裤裁缝的学徒。他变得机敏,很快成了熟练工,白天在车间缝牛仔裤,晚上还做缝纫,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每个月能挣三百多元。被炒鱿鱼时所发的誓言,鞭策他勤奋苦干。这样他干了两年,除交父母补家用外,马介璋自己也积蓄了1500元,一心要改变自己打工命运的他拥有了这笔小小的积累,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创办自己的事业。

马介璋用这笔钱租了一间地铺,买了两台旧的制衣机,然后与大厂接洽收原料,先把牛仔布料外发给家庭主妇加工,再收回自己负责“上裤头”等工序。这样的家庭式加工他一干三年,他从中赚取差价,做得十分顺利,铺位规模逐年扩大,竟盈利十多万元,雇工达到250人。接着他通过经纪人直接为外商加工,减少中间环节,利润又获大增,就买地造房,建起了l万平方米的达成制衣工厂,步入了香港制衣商的行列,达成集团开始显露曙光。

后来的路虽然曲曲折折。但马介璋的誓言没有落空,终于成功,他的工厂不知要比炒他的老板的工厂大几十倍,而且获得了香港“牛仔裤大王”这个美称。

在总结马介璋成功的经验时,首先一条就是,人处逆境他毫不气馁。这是他人生和事业走向成功的首要因素。前面所说他刚走入社会第一天打工就被炒了鱿鱼,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多大的打击,而他变成了一种激励因素,变成了他向上进取的动因,也伴他创办了自己的事业,走向事业的辉煌。在经营中也一样,毫不气馁的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因为商场上讲的不是温情。1983年至1984年,香港房地产业大跌银信收缩,至爱至亲也向他逼讨投资,客户催讨贷款,措手不及的马介璋一下子几乎破产。然而,他当机立断,悉数抛出了港台的地产,偿清全部债务,将尚存的500万元资金转向南非重新创业。

马介璋友善为人,确保信誉,使他在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他平日奉行与人为善的道德标准。一次他和朋友到夜总会跳舞,在舞池中他被一名外国人踩了一脚,朋友打抱不平骂那老外,反倒是马介璋出来劝架。后来,那个外国人来到马介璋桌边道歉,互相介绍之下,才知道他原来是瑞典的一位服装商,到香港来买货,都是一个行当的人。两人竟因此而做成了一笔大生意,成了永久的客户。马介障也经常用这一亲身经历教育子女和身边的管理人员。谦和诚信的马介璋也得到客户的信赖。70年代初,美国政府对香港服装实施限额制,一下子他获得港府10万条牛仔裤的配额,占了全港配额的相当一部分。就是后来他在房地产吃亏到南非重新创业,由于信誉不跌,名誉不倒,立即获得美国客户大批订单,使他迅速从房地产业失利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恢复了元气。

马介障创业,苦斗三年走出“山寨”(家庭式经营)之后,先后在澳门、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泰国、中国大陆、台湾等地区和国家都设厂办企业,业务也从制衣向房地产、酒店、珠宝、娱乐、制鞋、织布、以及染布业等多元化发展。特别到了1985年,此时更成熟更老练的马介璋敏锐地感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已经迈出一大步,他认为中国不论是制衣还是其它,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仍有待开发。于是他调整了自己的策略,依托祖国大陆,向大陆投资。这一着使他的事业又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从1985年开始,马介障先在深圳投资500万元设服装厂,第二年就增资到3000万元,继而他又参与了制鞋、旅馆、娱乐业等的投资,在宝安县发展面积30万平方米的工业村等。依托大陆,马介障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他自己说中国是他的“后勤基地”。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