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产经新闻 >> 正文

潮绣简说

    来源:     作者:谢惠如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潮绣与我国苏、湘、蜀、粤四大名绣比较,都显出自己技艺精湛的特点。
  据宋、元至清代地方志记载,潮州盛产蕉、葛、麻布和丝织品,故织绣工艺随之应运而生。《潮州志》载,韩愈贬潮时,提倡妇女外出时“以丝巾或皂布丈余盖头蒙面双垂至膝”,后人称为“韩公帕”。由此可见,唐代潮汕已有简单的刺绣工艺。到了明代,潮绣的图案与针法,已与现代大同小异。
  宣统二年(1910年),潮绣精品《郭子仪拜寿》、《海龙王头》、《狮子头》、《鹌鹑鸟》等得奖。参加制作的艺人林新泉、王炳南等24人,被当地誉为“二十四刺绣状元”,名噪一时。
   1915年,潮绣精品被选送美国巴拿马国际博览会。1923年和1925年,又两度送英国伦敦赛会,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潮人引以为荣。
  抗日战争前,潮州城内开元寺街的“广成兴”、仙街头的“林万合”、西门的“黄金盛”等20左右家绣庄,颇有名气,绣工2000多人,生产旺盛,品种有佛寺庙堂绣饰、戏衣、彩眉等。揭阳、潮阳、普宁、汕头、澄海等地戏班,都要到这些绣庄购买戏服、戏帽、戏鞋等;佛寺庙宇也前往购买绣饰、彩眉等。
  建国初期,潮州13家绣庄组成顾绣(即苏绣)公会。不久,汕头和潮州市成立抽纱公司并设顾绣部,负责潮绣出口业务。1956年,潮州市刺绣社联合成立公私合营潮州顾绣厂,1962年正名潮绣厂,后与汕头市同平剧装顾绣社合作办厂。
  在此期间,潮绣厂曾派潮绣老艺人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使潮绣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揭阳、澄海、饶平、潮阳等地,均成立专业刺绣联合社。这些举措,促使潮绣艺术的发展。
  十年内乱,潮绣生产遭受极大的破坏。直至1972年,才得到恢复,绣片、金银戏礼服、戏剧服装等三大潮绣品先后获“广东省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潮州潮绣厂潮绣精品《九龙屏风》、《吹萧引凤》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潮绣许多精品被国家选为展品和礼品,80年代初,先后为国家提供200多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和各国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潮绣品远销欧美、澳洲、非洲和亚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