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乐
来源:潮汕百科全书 作者:郑诗敏、余流 2014-09-14 浏览: 次
潮汕地区民间音乐的总称。流行于粤东、闽南以及上海、台湾、港澳和东南亚等地区潮人聚居的地方。中华民族民间音乐中一支别具特色的地方音乐。明清以后,多种戏曲流入潮汕,使潮州民间音乐与诸种戏曲音乐互相影响,互为吸收,而获得更大发展,形成了一个传统深厚、品种多样的地方乐种。
源流和演变
与潮汕地区的先民史和文化发展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时期的潮汕,虽被称为南蛮和百粤,是古越族的住居地。那时这里已有青铜文化,说明中原文化已渗透到这里。直至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发兵百粤,已有揭阳戍守区。后来还有将领史禄及其军众留寓揭阳。音乐文化随着南来的移民传入百粤之地,与土著音乐文化互相融合。这是潮州音乐的远源。
形成期可追溯至唐宋年代。唐代音乐艺术十分繁盛,其中的燕乐和宗教音乐的法曲,随着南来的仕宦和佛教的传播而流入潮州。隋代协律郎陈政入唐以后戍闽(潮州与泉州之间),其子陈元光因家学渊源而精通音律,后任漳州镇抚,曾咏“秦萧吹引凤,邹律奏生春。缥缈纤歌遏,婆娑妙舞神”描写宴乐歌舞。韩愈治潮时已有民间祭神的音乐活动。至于佛教音乐的法曲,唐开元年间(713— 741)所勅建的开元寺,就是这类音乐的最大集散地。
宋代在潮州还有一种祭孔的大成乐。《永乐大典》十三箫“潮”字号“潮州府”残卷中有颇详细的记载。其中所用乐器有编钟、编磬、琴、笙、瑟、凤箫等。每次登歌奏乐要几十人。本来都由士子执掌,中间曾因士子没有承传而改由民间乐工顶替。
从唐至宋是潮州音乐的形成期;明清两代是潮州音乐的演变发展期。主因是南戏入潮,潮腔潮调地方戏的形成,以及清代中叶西秦戏、外江戏和昆曲诸声腔的传入。这些戏曲的音乐与潮州民间音乐互为影响,并融合嫁接而创生出一批锣鼓与管弦结合的音乐品种。其中很具群众性的潮州大锣鼓,就是这方面的代表。通过这样的演变发展,到清代末期,潮州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普及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统一体。
音乐品种和艺术特色
潮州音乐以内涵丰富、品种多样著称。不同品种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不同的乐器组合和演奏形式、演奏风格上。大致可分为锣鼓乐、笛套古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汉调音乐等6种。锣鼓乐包括大锣鼓、小锣鼓、苏锣鼓、笛套锣鼓、八音、花灯锣鼓等。不同的鼓型和锣器,又具有各自的音乐特点。与管弦乐合奏时,刚柔相济,动静得宜。既适于节日游行演奏,又可在广场或舞台演奏。其中苏锣鼓是脱胎于外江戏的伴乐,独具豪放潇洒的风格;笛套锣鼓以大横笛为主奏,古朴、幽雅,有宫廷音乐风味。音乐结构近似唐宋大曲的“散序”、“拍序”、“曲破”的形式。
弦诗乐以民间丝弦和弹拨乐器演奏传统曲谱,乐器组合可大可小,是最具群众性的民间轻音乐。演奏时以板击节,不配锣鼓。板式节奏灵活多变,层层推进,并以催奏形式塑造高潮,达到淋漓尽致的效果。这是一种最为普及的室内乐。另有一种比较高雅的室内乐就是细乐,是以琵琶、筝、小三弦为主的小型合奏。有时也加上洞箫、椰胡或竹弦等乐器。风格细腻柔润。尤其是琵琶、筝、三弦的合奏中,常产生五声性和声效果,更显得和谐悦耳,深具南派韵味。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潮州音乐
50年代初成立了汕头潮乐改进会和潮州市民间音乐团等业余组织。 1956年潮州音乐曾在北京参加全中国音乐会演。1957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获得金质奖章。一些音乐家和音乐单位相继来潮汕考察和采风,从潮州音乐中追索隋唐音乐的足迹和遗响。
60年代后出版的潮乐著作有《潮州民间音乐选》、《潮州音乐曲集》等;已编就的有《潮州音乐器乐集成》和《潮剧音乐集成》等。反映现实生活的器乐曲代表作有《春满渔港》、《欢庆胜利》、《庆丰收》、《喜送丰收粮》、《一路送粮一路歌》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