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监会下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要点》引发市场关注。此项工作被业内人士称为“‘三套利’专项治理”,有明确的时间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2017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自查、“上查下”以及监管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和问责工作,并形成报告报送监管部门。
3月初,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明确表示要深入开展“三套利”专项治理。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此次专项治理并非没有预兆,但整治范围之广、涉及项目之细超出预期。饱受诟病的信贷、票据、理财、同业等“空转”被点名,是此次专项治理的重中之重,旨在遏制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而未流向实体经济。中长期看,商业银行规避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套利必将受到遏制,部分银行可能需要大规模融资以补充资本或收缩业务。
排查力度空前
此次专项治理针对的是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业务、投资业务、理财业务等跨市场、跨行业交叉性金融业务中存在的杠杆高、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问题,意在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企业债务杠杆、切实纠查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和行为,使资金真正投向实体经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多位地方银监部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此次专项治理的许多内容其实也是银监会日常监管、检查的工作,但对一些以往模棱两可的内容进行细化和明确,现场检查力度也会加大。
山西一家城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专项治理并非没有预兆。从去年开始,银监部门各项检查的力度、频度都在增加,银行也在主动收缩业务、降杠杆。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坦言,尽管“三套利”治理每年都在提,但此次涉及的条目非常细,尤其是对监管套利的排查力度空前,对银行的影响也最大。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此次专项治理重点在于整顿银行的投行等业务,引导银行、企业去杠杆,有利于银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例如,此前银监会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信贷规模、投资范围等有限制,但银行出于逐利的天性,通过信托等方式规避监管,实质是违反监管规则来获取不当利益。此外,银行通过空转套利、关联套利的方式来牟取利益。
《要点》明确,监管套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违反监管制度或监管指标要求来获取收益的套利行为。例如,通过各类资管计划(包括券商、基金、信托、保险、期货等)违规转让等方式实现不良资产非洁净出表或虚假出表,人为调节监管指标;同业业务、票据业务、理财业务未按照“穿透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准确进行会计核算、风险计量并足额计提资本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违规提供同业增信,或通过借助券商、基金、信托、保险、期货等通道方,设立定向资管计划、有限合伙股权理财融资等模式。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专项治理将重点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否贯彻落实国家行业调控政策和信贷调控政策。例如,信贷资金是否借道建筑业或其他行业投向房地产和“两高一剩”行业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否放松风险管理或授信条件,以形式审查替代实质审查,为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办理授信业务。
不会“一刀切”
此次专项治理有明确时间表,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汇总分支机构自查情况的基础上,在2017年6月12日前将自查报告报送监管部门。机构自查和监管检查的业务范围均为2016年末有余额的各类业务,必要时可以上溯或下延。
2017年11月30日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全面完成自查、“上查下”以及监管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和问责工作,并形成报告报送监管部门。
对于此次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落实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切实整改,严肃问责。对于一时难以整改和问责到位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明确时限,责任到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专项治理不会“一刀切”,而且给银行自查整改留出了充分的时间。“此次专项治理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一部分是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有一部分是极少数的个案。个案会很快整治处理,但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业务需要分类处理、有序整治,尽量减少对银行正常业务的冲击。”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认为,《要点》更多地起到指导和警示性的作用,很多细节可能需要具体执行的地方监管机构把握。
部分银行或需补充资本
券商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专项治理涉及的内容基本上在前期监管文件中有所提及,对市场影响更多是情绪上的,实际影响有限。不过,多位专家表示,中长期来看,商业银行规避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套利必将被遏制,部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面临压力。
对于《要点》提出的对同业业务、票据业务、理财业务的治理,曾刚表示,资本充足率对于银行的业务扩张是非常重要的约束。目前来看,商业银行很多创新业务、表内表外的转移、嵌套就是为了改变业务的风险分类,这导致银行资产的风险权重不一样,计提拨备发生偏差。换言之,目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可能被高估。如果一些业务按照“穿透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予以规范,部分银行可能需要大规模融资或收缩业务。
李奇霖认为,对于规避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套利行为,应关注两点:一是通过转换资产形式,将信贷或类信贷资产以回购形式转变为风险权重较低的同业资产;二是理财资金投资于各类资管产品,按照SPV提供的底层资产清单计提,但银行与SPV均存在提供资本占用较少的假清单的动力,“穿透”的难度很大。
多家上市银行近期公布的2016年业绩报告显示,银行业整体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尤其去年四季度下降较明显。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降至9%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