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商专访 >> 正文

吴开松:做农业是一种积德的事情

    来源:     作者:     2014-09-13     浏览:

  • 字体:

吴开松
   深圳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潮商会会长,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以强大的民营资本和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结盟的方式造福中国乃至全球棉农;他更是一位民族企业家,以民族利益为重与国际种子巨头展开惊心动魄的市场争夺战,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市场的全面胜利;他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与对手展开竞争,已经获准进入诸多产棉大国。他还是深圳潮商会的领导者,正在用集体的力量与其他兄弟商会一道实现一个百年商帮的第三次渤兴。

  从珠海赶回来的时候已是深夜,于是约好第二天上午见面。

  一身休闲打扮,从容,亲切,映射着身经百战的淡定。呷了口苦茶,在甘味上来的时候,吴开松打开了话闸子。

  1952年吴开松出生于潮阳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在农村经受生活磨难。19岁那年参军入伍,曾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1983年转业进入福田区政府。农民的儿子和战场浴血奋战的从军经历,煅造了吴开松质朴坚强、隐忍和敢冒风险的性格。

  1989年7月,吴开松出任深圳市东方旅游公司总经理,凭着他超前的思维、果断的决策,带领公司员工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使东方旅游公司从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小型国营公司发展成为骨干企业。1998年,国企改革风起云涌,吴开松组建成立了深圳市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此时的他踌躇满志准备寻找新的企业增长点。

  199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郭三堆教授研发出转基因抗虫棉,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拥有抗虫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当时的保守预测是,如能尽快推广这一技术每年将可为农民节约百亿的成本。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吴开松的关注,他迅速飞到了北京和专家及相关项目发明人进行探讨合作推广事宜。几经周折,几方终于达成共识,由吴开松任董事长的深圳东方明珠集团出资金、中国农科院生物研究所出技术,成立了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同时转基因抗虫棉的技术专利权也转让给了“创世纪”。双方按国际管理模式将资本和技术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从而正式开始推动抗虫棉转基因技术在全国大规模实施产业化。

  棉灾之痛

  “我觉得最成功就是做了这两件事情:一是这个技术成功以后,我们并没有把它作为公司最主要的赚钱点,主要是推广;二是在民族利益上,我们是真正的为国家做了贡献。因为这个技术原来是被美国垄断的,他们在中国攫取高额利润,完全不顾中国农民的利益。”说起这段经历,吴开松无比自豪地说,“当时的市场争夺惊心动魄,我把美国人从中国给赶出去了。可以说,这个过程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了。”他随即又严肃起来。

  原来,1992年爆发棉灾,当时一亩地收成仅几十斤,全国有数万人死于农药中毒,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甚至国家拿钱补贴农民,他们都不敢再种棉花。严重的虫害导致整个国家出现棉荒,纺织业几乎崩溃,大量工人下岗。同时,90年代初,正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棉花来加工,但世界棉花市场控制在美国人手里,无论从哪个国家进口棉花,都会是高价进口。国家棉业生产处于危险边缘。迫不得已,国家决定向美国人购买转基因技术,但为了保持对世界棉花市场的控制,美国方面以种种借口回绝。

  在这种情况下,由中国农科院生物研究所和各省农业研究部门组织了一批科学家来研究这个项目。1996年,以郭三堆教授牵头的项目组成功完成专项研究。第二年在全国试种成功。美国孟三都公司发现中国拥有了这个技术后,立即在河北成立“冀代棉种技术有限公司”,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吴开松回忆,当时对方一斤种子卖到100多元。棉农不敢去买美国公司的种子,但之前棉农使用农药的成本过高,可买他们种子也是成本过高,种植棉花利润空间很小。“就是在这个背景下1998年我们成立了深圳创世纪公司。目的就是在全国推广我们自己的技术。”吴开松说:“不做不知道,真正推广起来无比的艰辛。中国农民比较传统,他们会说我们种了几十年,哪里有不长虫的棉花啊。后来有些农民种了,惊讶的发现今年的棉花真的不长虫,于是其他的农民就跑来看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对抗战

  为了打破农民“美国种子肯定比中国好”的错误观念,吴开松特意找人专门调查美国人在中国出售种子的品种以及种植分布,然后挨着美国种子旁边种植自己的转基因抗虫棉。结果棉花长出来后抗虫性、产量、质量都比美国好。靠着这种“点对点的对抗”,两年下来全国16个省市的农民几乎全部接受了创世纪的转基因抗虫棉。

  在价格上,吴开松也采取了直接对抗的方式。“我们压低价钱,如美国卖100元,我卖80元,只要能赚点就好。我的第一家公司也是在河北成立,叫河北创世纪,目的就是跟他们对着干。”吴开松说,“对方在中国的两个公司都濒临倒闭,他们就想找我们合作,我不想跟他们合作,因为两家一合作起来市场就被垄断了,一垄断起来吃亏的就是农民。对我来说是可以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不能不顾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在国际市场,吴开松和孟三都也在进行一场全面竞争。尽管孟三都先于创世纪进入印度市场,但印度人觉得创世纪的产品不比美国差,价钱也低于美国。吴开松透露今年印度已经批准创世纪的四个品种进入该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国都在引进创世纪的技术。

  “我们在国际上最大的优势就是价钱的优势,成本低。在印度,美国的一斤种子卖到30元美金,而我们在那里一斤卖30元人民币。”吴开松会心地向记者介绍,“现在国际上都知道中国有这种有技术,他们更多是通过总统或农业部来中国,通过国家介绍到我们公司来。现在不是说我们这家公司有这种技术,而是上升到我们国家有这种技术了。”

【焦点对话】

“做农业是一种积德的事情”

  《天下潮商》:在农业领域干了这么多年有什么体会?
  吴开松:农业这一块的收益非常慢,想发大财难。一个品种出来以后,起码要四年以后才能获得经济效益。为什么要四年呢?一个品种出来以后,如在广东试验,一年以后才能拿到全国试验,但是各地的气候、土壤等因素不同,抗虫性也不能处处保障。我5年前就在印度
搞项目,4年才得到他们政府的批准,我的产品才可以在那里买卖。所以农业项目一般由商人来做的是极少的。市场很大,但要赚这个钱就很难,这需要韧性,还要无私奉献的精神。

  《天下潮商》:专利到产业化相差很远,您之前并没有农业和科技从业经验,抗虫棉转基因技术对您是陌生的吧,说实话,高价拿下这个专利时有没有想到推广不成功怎么办?
  吴开松:从认识上来说,我看到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你想想看,只要一个农民买一粒种子,我们的市场应该有多大啊,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大,有潜力。另外,对我们来说,做农业也是一种积德的事情。我也知道要干好这事非常难,起码要能亏得起几年,我把原来的旅游、建筑、印刷包装等等很多公司都卖掉了。可以说这项事业做不起来的话,我就得卷铺盖回老家了。我们在最初6年里都是亏本的,很少有企业家能这样坚持下来的。一直等到前两年,我才开始赚钱,不过我现在赚钱是年翻一倍以上的,上了高速公路了。

  《天下潮商》:全国那么大市场如何管理?是不是有很大风险性?
  吴开松:做农业的危险性很大,做得好就好,不好的话会引起社会问题。比如一旦来了台风把棉花树刮倒了,有些农民就会认为是棉种不好,就会起来闹事的,所以危险性很大。种棉一年有两个风险,一是三四月种子发芽时间,发到9成多,属于正常,如果是8成就是发芽率低了。发芽受天气影响比较大,有一次突然下雪了,我整夜睡不着。我立即打电话让技术人员马上防冻。二是五六月份,淮河流域下大雨,这时候的棉花刚刚开花,雨水多的时候结不了棉,产量就低。所以我们做这个不是说钱拿到口袋里就赚了,还得准备一笔钱做后续服务。今年我在黄淮河流域用了16万农民工去防冻,每亩要三个劳动力,今年的防冻差不多4万多亩地。一般是这个镇有多少亩地找人承包起来,然后我给他们补贴,费用也不菲。

  《天下潮商》:技术上也是你们一跟到底吗,同时需要那么多技术人员怎么解决?
  吴开松:我们利用大学的资源。我们在每个省的农业大学里选人。现在我在河南农业大学设一个班,整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我公司来上班,这个班里的10名贫困生由我赞助读书。有些课程是由我公司安排教授去授课。由于棉花种植其中有几天要天还没亮就起来干活,到地里去弄花粉,需要的技术人员很多,我们人力不够,就让那些学生来进行实践。我们整个人才库基本都在大学里。大学需要这种与企业的结合。我准备在全国十所大学里设10个班,河南农业大学是第一个。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