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专业联盟主席刘炳章建议将港深边境河套发展区与深圳福田发展区合并发展成为「港深合作创科特区」,并深信这一「特区中的特区」势必令香港与深圳携手发展成为全国创新科技枢纽。是次全国两会,他准备与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黄锦辉教授联合提出此案。
刘炳章委员表示,今次与黄锦辉教授共同倡议将河套、福田合并发展成为「港深合作创科特区」。
不妨把河套和福田合二为一
作为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刘炳章殷切期望进一步促进港深合作。他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前的GDP只有1.9亿元人民币,短短30多年之后,其经济总量超过了2.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万余倍;同期,香港GDP增长只有10倍左右。他高度赞赏深圳经济奇迹,并发现深圳之所以可后发先至,秘密在于创新科技的发展。
刘炳章称,假如深港于创科领域合作,一方面能令深圳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亦将改善香港较落后的创科发展。两地政府在创新科技上的合作亦已展开,《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就是例证。惟另一方面,大部分社会人士都聚焦1平方公里的河套地区,却忽略了同期发展、位于深圳福田区占地约3平方公里的土地。他认为,两地不妨把河套和福田发展区合二为一,使其成为「特区中的特区」,既可得到深圳政策的扶持,又可享受香港制度的便利。
「3+1」结果肯定大于4
两发展区合并后,刘炳章强调,并非单纯只变成一块4平方公里的土地,「3+1」一定比「4」更大,两区合并实在是好处多多。首先,内地可藉香港国际大都会的声誉,吸引外国创新科技专才到该区发展;其次,深圳市政府对高层次人才有补贴,可令该区同时能吸引内地专才前往发展。此外,对企业而言,区内发展可享有香港简单税制,亦享有香港资金高流动性及信息自由流通的传统优势。
近年,外国对中国收购科技设下重重关卡。刘炳章认为,只要设立深港合作创科特区,将可吸引外国企业引入不少「擦边球科技」。
建成港深创科特区可能性高
「差不多40年前,没有人会想到。一个GDP只有1.9亿元的小渔村,今天会成为GDP高达2.2万亿元人民币的都市。」刘炳章说,「所以,今天深港合作发展创科特区,并非不可能。」
对于联同黄锦辉提出的这个议案,刘炳章说有信心,因为内地已越来越开放,国家也越来越国际化,「只要配合中央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深港两地通过创科合作,终可谱写出一篇为世人啧啧称奇的『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