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蔡加赞是今年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其名片标注有11项社会头衔、多与青年相关。任职家族企业之外,这位“80后”的许多工作与香港青年发展直接相关。
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大会期间接受中新社专访时,他告诉记者,以青年人视角草拟提案、提出意见。
作为新委员,蔡加赞提交的提案多涉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包括设立创业园,给予年轻人较低租金和融资成本的支持;扩大三地职业资格认证范围;呼吁出台相应政策、解决个人所得税问题。
“香港是成熟的经济体,(这)意味着主要产业面临人员饱和。”蔡加赞认为,内地科创产业发展已超过香港,专业人才需求升高;如今,香港青年一定要面向内地、把握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青年不能缺席。
在香港出生长大的蔡加赞,是“玩具大王”蔡志明幼子,中学后期开启海外留学生涯,从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毕业后返港。
他回忆,成长年代的香港课堂里涉及国情教育、国家历史的内容不够;等到赴北美念书、选修中国历史课程时,发现西方老师常对中国抱持偏见。
“我从小去过很多次内地,这里的情况与老师所讲明显不符。”蔡加赞下决心学好中国历史,“如果连国家都不了解,自己的将来和下一代会遇到大问题。”
在蔡加赞看来,香港年轻人遇到的困惑、挑战可归纳为社会结构固化、上升通道窄、购房成本高等。既然如此,为何不把眼光从香港移向全中国?
近年来,蔡加赞常与青年社团朋友一同到内地各省市走访、参观。他表示,年轻人有交流,观感就会不同,还应鼓励更多人北上就业、创业。
蔡加赞曾先后在深圳市政协、广西自治区政协参政议政,于政协工作并不陌生。但初次到北京履职,他的感受仍格外不同。“以前更聚焦地方建设,这次站在全国的平台上当委员,启发很大。”
他认为,香港人关注最多的国家层面话题是两地关系,其次才是外交、经济、军事等。“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我们思考国家事务时要想到,涉及13多亿人的每个问题都是影响全球的,世界在注视着中国的一举一动。”
参加政协大会分组讨论时,蔡加赞以倾听为主,较少发言,席间得到许多父执辈的指导和启发。他表示,在国家层面参政议政,还有许多经验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