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压力办“特事”促转型
“在过去30年中,汕头特区干了什么,有怎样的经验教训?现在特区要做什么?今后30年特区还能再干什么?”去年1月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期间,省委书记汪洋参加汕头组讨论时对汕头提出了“三道题”。时隔整整一年,汕头在思考什么?面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道新题,汕头将如何作答?
昨日下午,汕头市委书记李锋在分组讨论时,却坦言听了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很有压力。不仅如此,这位“履新”仅半年多的市委书记当着众多人大代表和新闻媒体的面,自揭“家短”:“听了报告,强烈感觉到汕头与先进地区,与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以及老百姓期盼有很大差距。”
答题
按照特区的标准要求办“特事”
“到汕头7个月,说实话,压力很大、心里不安啊,我和大家一样,求新、求快、求变的心态非常强。”李锋的开场白讲了句大实话,引起代表们一阵笑声。
“前几天,报纸上登了一个幸福感调查,汕头排在粤东的最前面。但贫穷落后不等于幸福。有人说汕头有很好的条件,吃个夜宵才花几十元钱,但这种幸福感是不是太低了?”说完这句,会场又传来一阵笑声,李锋自己也乐了。
面对汪书记提出的“三道题”,李锋表示,汕头必须认清形势,面对现实,提振信心,振奋精神,化压力为动力。“弘扬‘特区精神’,必须按照特区的要求和标准,办特事”。紧接着,李锋抛出了一连串“倒逼”:要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汕头”的指挥棒,坚持以民生事业和人民群众幸福感为依归,自己努力,自加压力,形成倒逼机制,以民生需求倒逼思想观念转变,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倒逼体制机制,倒逼政府职能,倒逼投资软硬件环境。
除了自我加压,李锋提出,还要创新汕头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城市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路径。“人家(别的地市)搞石化、造船产业,你(汕头)是不是也一窝蜂上?”
“汕头开埠已经整整100年了,必须要创新发展路径和城乡统筹方式,让民生发展和社会事业同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加快发展就只是一句空话。”李锋忧患意识依旧,他认为,汕头作为粤东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高于全省。
转型
粤东可建轻轨对接珠三角
提出加快发展和跨越式发展,这是否意味着财力有限的汕头要多上大项目?如何平衡加快转型升级和建设幸福广东的联系?如何和粤东地区统筹协调发展?
“不是往篮子里装的都是菜。”李锋比喻说,定了目标是自加压力,“十二五”期间,只有经过科学合理测算能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才能上,“还要大力增加居民收入,多建学校、医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李锋认为,汕头可利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的利好,以侨乡优势的特区,利用特殊政策,让特区特起来。他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增加关于支持特区发展的内容,从全省战略层面上谋划特区新一轮的发展。
除此之外,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上,他建议,省委、省政府以支持珠三角一体化建设同等的力度,大力推进粤东地区一体化进程。“十二五”规划要统筹考虑粤东地区的总体规划建设,考虑规划建设汕头市域轻轨铁路、粤东城际轻轨网络,统筹推进粤东城乡一体化,谋划在粤东、在汕头再建一座高校,支持汕头及粤东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我省可考虑在粤东修建城轨网络,在梅州对接后,再连接珠三角城际轨道网,否则粤东发展又要慢十年”。
关于粤东的同城化建设,李锋特别建议:“一定要上升到全省的层面协调,不能大家都搞海洋开发,都搞码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