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益慈善 >> 正文

国内潮商:抱团行善 大爱无疆

    来源:天下潮商    作者:陈少斌 杨真    2014-09-10     浏览:

  • 字体:

    潮汕地区的善堂是国内潮商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它更是至今国内所有商帮中独存的一种慈善机构,在慈善募捐和民间救助方面起着较大的作用。现在,潮汕的民间善堂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较高的公信度,深深扎根于潮汕这片热土之中。芳名远播的善堂,其影响早已跨越潮汕地区,甚至跨越国界,传播到潮人聚居地,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出现了善堂机构。善堂,业已成为团结华侨的纽带,成为联系海外赤子爱国爱乡共襄善举的桥梁。这种已经融合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慈善机构,经过长期的发展、繁育已然逐步形成为善堂文化。这亦是当今潮汕地区“关微”现象、“揭阳楼效应”产生的文化基础。

   潮汕善堂——潮商“大善”的人文特征

     出身于揭西县的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教授曾经在第6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高峰论坛演讲时说,潮汕文化的深厚积淀和多元化发展,使之难以用简短的语句来完整系统地将其表达清楚。

    潮人与海洋的密切联系几乎是天然的,潮汕传统人文特征中蕴含着许多“现代性”的因素。在潮汕社会的近代化过程和现代潮汕侨乡的日常生活中,以“侨批”为主要形式的华侨汇款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汕头邮政管理局统计,仅1930年一年寄往南洋群岛和马来联邦的批信(应是回批)就有129万封,因世界经济萧条而使侨批数量减少的1932年,也有83.2万封批信。在近百年时间里,这些与个人和家庭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家信,频繁往来于海外移民的故乡与海外移居地,潜移默化之间,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非戏剧性的、但可能更加深刻的影响。

    潮汕传统人文特质中蕴涵着“现代性”的另一个例证,是近代汕头市善堂的兴起。可以说,近代汕头善堂的兴起,与大峰祖师的信仰有关。大峰信仰的起源或许可以追溯到宋代,但直至十九世纪末,大峰祖师的信众仍仅限于潮阳一地,和平乡的报德堂是唯一祭祀大峰祖师的场所。大峰祖师作为一个具有近代慈善组织性质的善堂的象征性神明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其信仰的普及,是晚清以来商人和华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传统时代已经广泛存在的善堂,成为解决新兴近代城市公共事务问题最有效的选择之一。第一个以大峰祖师为主要祭祀神祗的善堂,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设立的存心善堂。而存心善堂善款的主要来源,除本地的商贾、名流的捐助之外,旅居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的潮汕乡亲,尤其是香港善庆善堂和泰国报德善堂,也都常有捐助。

    存心善堂建立之后,其他善堂也在汕头市建立起来。其中,存心善堂和1905年设立的延寿善堂、1919年设立的诚敬善堂、1932年设立的慈爱善堂和1934年设立的诚心善堂,并称为汕头“五大善堂”。这些善堂许多在韩江中下游城乡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其赈灾和公益活动的范围,更达到韩江流域各地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

   榜样力量——“抱团行善”成为潮团新风尚

     潮水悠长,乡情浓浓。潮人遍世界,有潮人的地方,就有以地缘乡谊为纽带的潮人社团。海内外潮人社团不仅是潮人敦睦乡谊、凝聚力量与智慧,共谋发展的桥梁,而且传承着乐善好施、造福桑梓、奉献社会的传统精神。以潮人社团为平台,通过“抱团行善”的方式参与公益事业,已渐渐成为潮人潮商承担社会责任的新风尚。2011年以来,一个又一个温暖人心的善举,使各大潮人社团成为耀眼的焦点。

    北京潮人商会一直关心教育事业,致力于捐资助学,继成立“京潮奖学金”后,今年又启动了北京潮商助学基金,资助每年潮汕地区在高考中成绩优异、并被北京重点高校录取的潮籍学生。今年2月,北京潮人商会在张章笋会长的带领下,捐资一千万元,支持中华红丝带基金包括“红丝带健康包”项目在内的各项公益事业,创下了中国艾滋病公益领域最大单笔民营捐赠纪录。张章笋会长表示,潮人商会将以此作为起点,积极参与艾滋病各项防控事业,为配合国家艾滋病防控做出应有贡献。

    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七届扶贫助学活动,资助了771名来自潮汕地区的广州高等院校的特困本科生完成学业。会长蔡东士,常务副会长许德立、黄伟鸿高度重视该活动,并积极号召,得到许多社会热心人士、慈善家的响应和解囊相助。该会还积极开展扶贫慰问活动,从2005年至今共慰问贫困户20500家,慰问金和慰问品总额达910万元,由该会名誉会长、香港四洲集团主席戴德丰博士提供。

    事实上,“造福家乡”、“奉献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一直是海内外潮团秉承的宗旨。海内外潮人社团以“抱团行善”的方式,为潮汕乡亲各类慈善公益活动提供了一个共同平台,为潮人潮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形象。第15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奉献”作为年会的主题之一,大会主席蔡东士意味深长地说,奉献是潮团可贵的品质。

   “关微现象”——一座座城市的真诚之爱

      他不是明星,却引来各方关注,他从不露面,却成为追寻的目标;他们不是巨富,却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编织着社会关爱的美好。他微小,却造筑了伟大;他和他们共同的名字是“关微”,他们连结起来,无处不在。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座城市的真诚之爱。

    “关微”,许多人都在猜测他的真实身份,他一贯坚持低调的作风,媒体多次力图寻找并采访他,但是,他只是希望隐藏在幕后,默默地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一点支持。在他看来,他的财富从社会中得来,回馈社会是理所当然的事,自己力所能及去帮助别人,是一件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微不足道”。他也希望,如果有更多大商人、更有能力的人加入到行善的行列里来,形成关爱他人的风气,那就是他所期望的。

    他的爱心足迹,不仅留在了汕头,还留在了广州、韶关、河源等地,在广东希望工程甚至是宁夏共青团的助学活动中,都出现了他的“身影”:从2002年起,在“希望工程羊城会亲活动”中,“关先生”以不留名的方式,几乎每一次都参与捐款,一次性捐款20万元援建希望小学。在宁夏,“关先生”与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设立了“关微助学基金”……

    捐助,这样做幸福吗?他说,他很幸福。在“关微”的精神世界里,“施”比“受”更重要,“施”比“受”更幸福。因为曾经历经人生坎坷,受苦比较多,知道人在痛苦中的滋味,所以他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如果真的能帮到那些有困难的人,他的内心会有很强烈的满足感。受资助者在摆脱困难之后,有所成绩后,如果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社会,便是他最满足的时刻了。

    正因为这种“帮得了别人,一辈子都很快乐”的幸福观,许多人加入到“关微”的行列,“关微”成了他们共同的代名词。也许,走在路上,我们不经意会与“隐形”的“关微们”擦身而过。“他”与“他们”,是这座城市最最普通的一员,但,就是这样一群站在背后的“天使”,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诚之爱、奉献之美。“关微们”每一笔的捐款不一,少则数百元,多则过万元,但,都透着浓浓的爱意和善心。

    “关微”,我们这座城市“爱”的名片,在他人危难之际献出“微”一不变的真情,才使得这爱永恒,感动人心。

   “揭阳楼效应”——助推新揭阳崛起  

     揭阳市荣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静和,捐资3亿元建设揭阳大剧院等文化设施;广东顺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建明,捐赠1.3亿元建造顺风大桥;广东中萃集团董事长林榜昭,捐赠1亿元建设榕城文化设施,揭阳市惠来县华中燃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贵容,捐赠价值超1亿元的“中华情”书画作品;在揭阳榕江观音阁项目上,深圳市玉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向墨(黄畅然)、广东创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鸿明各捐赠8000万元,深圳金鸿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乐文捐赠4000万元,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启昭捐赠3000万元,广东宏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克东捐赠2000万元,揭阳中诚集团董事长陈俊雄、揭东县金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炳旭、揭阳市乐万邦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启茂各捐赠1000万元……

    这是兔年伊始,从揭阳市“感恩奉献大型佛教音乐会”上传来的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善举。从2009年至2010年,黄向墨为捐建揭阳楼及广场向揭阳市政府无偿捐资1.5亿元开始,揭籍潮商对家乡的捐赠热情一浪高过一浪,至今年2月6日成立揭阳市感恩奉献协会而达到了一个高潮。揭阳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揭阳楼效应”。

     揭阳楼及广场,位于揭阳市区东入口,北倚黄岐山,南濒榕江水,于2010年11月29日竣工,既是了解揭阳历史文化的场所,更是提升揭阳城市品位的重要建筑,成为揭阳市新地标。揭阳楼及广场兴建过程中所体现的思路、精神、实干、成效等等一切,都是在揭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体揭阳人民为揭阳崛起振兴而奋力的一个缩影,揭阳楼已经不能简单的作为一个大型市政项目进行理解,而是作为实现揭阳“赶超进位、后来居上”、力拔粤东“五年大变化”头筹,实现富民强市、和谐文明新揭阳的宏伟目标而奋力拼搏中一个可以触摸的实体呈现。它已经成为揭阳新时代的一个象征。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崛起战中,揭籍潮商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角色。黄向墨点燃了一把善炬,林静和、郑建明、林榜昭、周贵容等众多潮商纷纷传递下去,彰显了潮商的高度社会责任心,更是鼓舞民心,擦亮潮商的金字招牌。

    慷慨捐资3亿元建设揭阳大剧院的林静和坦言,他将30多年辛苦奋斗的积蓄捐出来建设揭阳大剧院,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受到以陈弘平书记为班长的揭阳市领导班子为民办实事、敢为人先办大事的感召,受到黄向墨先生捐资1.5亿元建设揭阳楼及广场的启发,也是完成自己人生使命的一次行动。比他更富有的揭阳人还很多,他相信在“感恩奉献”特色文化的感召下,揭阳将会出现捐款5亿、10亿甚至更多的热心人士和企业家。

    “只有当慈善由企业家的个体意识觉醒进而推动群体意识的觉醒,财富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和效应,慈善事业才能最广泛地造福大众,同时也才能成就真正意义的慈善家。”这是黄向墨去年接受《天下潮商》记者专访时说的,抛砖引玉是他在慈善上积极面对媒体的动力。面对“揭阳楼效应”,黄向墨风格依旧:“我的家乡玉湖就有这样的老太太,她们本身就很贫困,为了帮助更贫困的人,她们可以倾其所有。我从不认为我对家乡公益、慈善事业的捐助行为有多么的高尚,因为我并不是倾我所有。”

   履行社会责任——内地潮商时尚潮流

      在当今各种经济类榜单中,被公认为最有含金量的和最被企业家看重的榜单是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榜单。“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西方世界发起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社会化,这一运动已经推进到全球范围,并被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经合组织等主要国际机构接受和倡导,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而今,发布企业公民社会责任报告正逐渐成为国际主流,社会责任的营销潮流也在不断涌现。

    内地潮商不仅会经商,同时在慈善和公益事业方面也屡见大手笔,他们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一点也不亚于他们在发展企业上的魄力和雄心。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内地潮商至今捐赠累计总额达300亿人民币。朱孟依以17亿元成为内地潮商捐赠排名第一,黄向墨捐款支持公益事业和家乡建设累计超过3亿元,林静和捐赠3亿元支持家乡建设,马化腾捐赠2.2亿元用于教育、扶贫、赈灾,黄楚龙捐赠2亿元支持社会公益、家乡建设,林乐文捐赠1.7亿元支持教育事业和家乡建设,刘绍喜捐赠1.5亿元用于教育、扶贫、社会公益,林国芳、陈国红夫妇捐赠1.5亿元用于教育、社会公益,张章笋捐赠1.3亿元用于科技、文化、社会公益。

    诸如这样慷慨的潮商,还有很多很多。在中国大陆遭遇大灾难时,内地潮商和国外潮商一起更是彰显了“大商善天下”的胸怀,我们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截至2008年5月31日为止,李嘉诚基金会向汶川地震作出3轮捐助,捐款1.3亿元人民币和500万港币,同时免费替灾区内所有受伤的断肢灾民,提供轮椅和义肢装配服务。国美电器集团累计超过5900万元;腾讯援助金额达2100万元,献出一己之力的同时,腾讯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启动了网络捐赠,网友的在线捐赠突破2300万元;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主席朱树豪带集团员工,两次捐款共2100万元;电讯盈科董事长李泽楷捐款2000万元;华人置业集团董事长刘銮雄捐款1500万元;合生创展集团董事长朱孟依捐款1500万元;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两次捐款物资达13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5月31日,全球潮商潮人组织累计捐款捐物已经超过20亿元;截至2008年6月2日,潮汕四市为汶川地震捐款捐物累计超过2.5亿元。

    慈善捐赠,几乎是每一个潮商都会做的,这是潮人的传统,也是潮人精神重要的内涵之一。因为没有一个企业是光靠自己就能发展的,财富来自于社会,也应该回报于社会。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企业才能寻求更好的发展。但是慈善捐赠仅仅是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

    当很多企业以“最大”、“最专业”、“最权威”等词组来标榜自己的时候,腾讯的创办者马化腾却说:腾讯要做最受尊敬的互联网公司。他开发的QQ,改变了中国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的方式。他低调、谨慎、热爱技术、追求细节,在金融海啸的阴影下,他带领的腾讯依然保持一路领跑姿态,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领袖”的符号意义。2006年,腾讯成立互联网行业第一家由企业发起设立的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2007年6月,腾讯公益网上线,这个平台既是公益组织的运作平台,又是志愿者的参与平台,包括公益资讯、捐赠资金、在线义卖、捐赠时间等功能模块。2008年11月11日,首次发布企业责任报告,作为自己“十周年”生日献礼,总结过去十年社会责任践行的成果和经验。这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标志着腾讯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已步入成熟阶段。2009年11月26日,腾讯成为唯一一家中国本土企业荣获中国“五星级中国优秀企业公民”。作为董事会主席的马化腾同时也获得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的荣誉。目前已经有青基会、儿基会、扶贫基金会、李连杰壹基金等10余家知名公益组织入驻该平台,到目前已有近百万网友通过该平台为上述公益组织捐赠超过2620万元人民币和5亿QQ积分。在2008年的雪灾和汶川大地震,以及2009年的台湾水灾等突发性灾难面前,这个平台在关键事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抗震救灾,一方面腾讯自身累积捐助救灾资金2500多万元,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发动数十万网友参与到灾难救助中,累积捐赠超过2400万元。同时,汶川地震发生10天后,腾讯与成都市政府正式签署了一份投资总额为5.5亿元的合作意向协议,成为灾后第一家到四川投资的企业。

    在全国各地因拆迁造成死伤事故频频发生的2009年,北京潮人商会会长、北京国瑞地产集团董事长张章笋提出的 “和谐拆迁”成为社会一个强烈的呼唤。他被誉为“旧城改造领军人”,虽然他的旧城改造不发生在2009年,但他却在2009。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