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中西合璧的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刘育珊 摄
坐落在汕头老城区金平区永平路1号的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是一栋中西合璧的欧陆式建筑,造型美观,在入夜璀璨灯光的映射下更显精致典雅。就在这座三层半老式建筑中,浓缩了汕头开埠150年的风云变幻,馆内200多件向全社会征集而来的展品娓娓讲述着历史深处的故事。
大楼见证汕头埠的建制沿革和盛衰更迭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大楼始建于1907年,占地约400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共有三层半,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这座中西合璧的欧陆式大楼,曾经是日本台湾银行汕头支行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撤销。其后,大楼由西医师侯逸仕、陈无尤夫妇租用,开办“汕头无尤医院”。解放后先后成为中共汕头地委机关报出版、发行的报社社址和行政机关办公楼。
无疑,大楼见证了老汕头埠的建制沿革和盛衰更迭。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这座历尽沧桑的大楼被登记为不可移动的新发现文物点。汕头市金平区委、区政府于2010年5月决定将其建设为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鮀鮀”身后一面墙浓缩折射汕头开埠百年历史
走进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迎面一条造型活泼可爱的鱼冲着你微笑。它的名字叫“鮀鮀”,是陈列馆的吉祥物。原来,“鮀”是以前生活在汕头海域的一种鲨鱼,汕头因此又名“鮀岛”。“鮀鮀”通体橙黄,尾鳍踏在蔚蓝的“波涛”之上,为每一位参观者送上平安吉祥的祝福。
“鮀鮀”身后是汕头开埠百年历史浓缩而成的一面墙——上书“汕头埠”三个鲜红的大字。墙面处于最核心位置的是《天津条约》签署的历史还原画面。1858年,中美、中法《天津条约》签订,宣布开汕头为通商口岸,汕头从此转入另一条历史轨道。在墙面上,还可以看到潮海关、汕头邮政总局、永平酒楼、同文学堂等汕头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建筑。
罗马文注释的《潮音圣经》等藏品留下的历史足迹印痕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展示的文物、资料,多为面向社会征集所得,目前展厅共有实物藏品近200件。很多展品都让人眼前一亮。其中有用罗马文来注释潮汕音的《潮音圣经》,浓缩潮侨侨居海外心系亲人、正在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侨批,反映当时抽纱工艺的抽纱织物等等。
陈列馆自2010年12月21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参观游客络绎不绝,至今已接待了4万多名参观者,成为人们了解汕头百载商埠历史文化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