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骑楼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小公园的沿街骑楼。小公园片区是汕头的发祥地,小公园及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街道形成放射状分布,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其独特的岭南建筑风格、街道特色和浓郁的商业氛围,是“百载商埠”汕头市的个性魅力体现,也是汕头重要的地方文化遗产。
骑楼对行人的庇护和关怀,使骑楼的人气特别旺,人气就是财气,人旺才能铺旺,鼎沸的市井喧哗声才是生活的本质。……商住结合,内外有别,方便实惠。在当时的汕头,拥有一栋骑楼,就是经商成功的最大标志,可见骑楼对汕头城镇化以及商业发展要求的契合息息相关,这与汕头当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浓厚的商贸氛围是密不可分的。
骑楼,它在商业建筑中体现出的为买者卖者提供的方便,才是永恒的情感主题,而不只是简单的怀旧。小公园片区以其特有的建筑风格、街道特色和浓郁的商业氛围,充分展示了我市“百载商埠”的人文历史。对该片区进行以保护历史资源为重点的开发改造,对重新焕发商业活力,加快旧城区的改造步伐,增强旧城区的经济活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商业价值。
一、汕头的骑楼建筑
骑楼建筑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宋时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廊与“坊”廊,与更早期的干栏式建筑也不无关系。国外骑楼最早见于古代希腊,16世纪后半叶,南欧地中海沿岸城市也广泛分布有骑楼建筑。广东是我国的近代骑楼主要的发展地区,骑楼主要分布在濒临南海,比邻港澳的东南沿海和粤中地区为主,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历史上出国移民经商谋生的人数众多,是著名的侨乡,大量的华侨往返为本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异域文化影响,其中也包括侨乡城镇独特的建筑风格,骑楼成为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形式。
汕头骑楼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早在清末民初,随着海运的开禁,华侨华人和外国人士的增多,特别是汕头开埠,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华侨出入国口岸之一,而汕头口岸华侨出境人数在国内各口岸居第一位。民国初期汕头的华侨开始在家乡投资兴建的民居,汕头的骑楼也不少是当时由归国华侨投资兴建的,这种特殊情况导致汕头与内地一些城市相比,能够更为直接地受到海外建筑风格的影响,特别是华侨依据从侨居国带回的建筑图纸甚至明信片加以模仿和学习,从而建造出一大批西式骑楼。而这个时期正是西方国家巴洛克建筑风靡的时期,从而引发汕头民居仿巴洛克式建筑的盛行。应该指出的是汕头民居仿巴洛克式建筑的盛行,与这种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由于巴洛克建筑本身就有炫耀财富、追求新奇和表达情感等性格特征,而这又正好契合归国华侨炫耀财富,以及当时的人们以一种追求新奇的心态来看待西方建筑和文化的这样一种心理,这也是导致仿巴洛克样式建筑能够迅速在当时的汕头流行,并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心理文化因素。随后本土的一些开风气之先的富商巨贾,也逐渐把西洋的建筑技法和材料带到潮汕地区,形成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正是华侨的投资改变了汕头的城市布局、民居建筑模式。
汕头骑楼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小公园的沿街骑楼,小公园片区是汕头的发祥地,小公园及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街道形成放射状分布,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其独特的岭南建筑风格、街道特色和浓郁的商业氛围,是“百载商埠”汕头市的个性魅力体现,也是汕头重要的地方文化遗产。汕头的骑楼不但让人们看到一些在新市区已经不存在的东西,满足人们的怀旧心理,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读出汕头历史文化的内涵,衍射出汕头深受到潮汕海洋文化的熏陶,由于其地理位置,兼容了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平民性、重商性等特色,她是平民的、市民的、商品的,又带有多元性、感性化、非正统的世俗文化的色彩,具体表现为其强烈的商业性,以及因此而构成的市井文化特征,所以汕头的骑楼也体现了这种地域文化的内涵,具有明显的重商特色。
二、汕头骑楼的重商特色
潮汕地区古有重商之风,潮汕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早开放的港口城市,海上对外贸易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商品经济和商品意识的发育。晚清时期,清政府逐步认识到商业本身于国计民生的的重要性,转变了“重农抑商”政策,重商主义逐成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商主义使潮汕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赚钱赢利不再被看作是卑鄙的,相反,金钱被看作是最重要的。由于汕头相对于潮汕其他地区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具有优势,而重商主义理论提供给人们追求财富的有效途径,又恰恰是对外贸易,所以重商之风日盛。1858年,恩格斯便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提到:“汕头是中国惟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1861年,汕头成为对外通商口岸,随着近代汕头的开埠,潮汕社会实现了从古代农业社会向近代商业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潮汕传统文化也实现了从农业文化向商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