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名人

陈伟南:百岁长者的大爱情怀

2017-09-15 浏览(162)

采访陈伟南先生,正值夏三伏,酷暑难耐。当记者赶往潮州宾馆时,他早已在房间等候。整洁的衣装,轻健的步履,慈祥的笑容,与记者交谈中,老人家话锋运转自如,谈吐从容淡定,看不出百岁老人的岁月痕迹。

陈伟南先生刚刚从香港赴潮州,参加每年一次的“金银星”奖学金颁奖大会,话题就从老人家热衷慈善数十年、累计捐资逾一亿元谈起。陈伟南先生对记者说:“有生之年我不会放弃做慈善,做到我不能做为止。”

记者多年之前就采访过陈伟南先生。记得那时候,陈先生问我,“知道宝山中学吗?我的家乡就在潮州沙溪。”“知道,宝山中学是先生捐建的。”如今,因为坐动车的缘故总要路过沙溪,不但见到宝山中学,还看到沙溪医院。迄今,陈伟南先生连续20多年捐建的宝山中学已培养出近千名大学生;捐赠的沙溪医院,也连续接生新生婴儿逾千个。他欣慰地对记者说:“我在香港并非巨富,但家乡需要我出力,我责无旁贷。如果哪个学生因为生活困难无法读书,只要我知道了都会帮助他,能够做好事我非常开心。年轻人在关键时刻帮他一把,助他成才,雪中送炭,是好事。”寥寥数语,先生的浓浓家乡之情溢于言表。

陈先生把记者当老朋友,他拿出珍藏几十年的老炒茶,让秘书泡水请记者喝,说:“老茶去暑,清痰。”于是,在缕缕的清茶馨香中,陈先生用亲切的潮汕话与记者交谈。

陈伟南先生问,“题词收到了吗?”、“收到了,收到了”,原来,他老人家应汕头日报编辑部之托,为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题词:展汕头新貌表赤子情怀。遒劲有力而又充满书卷气的题字凝聚着这位长者对家乡党报的感情,而对题词的守信和认真态度,也令记者为之动容。

今年是汕头日报创刊70周年,当记者问起陈伟南先生:“您还记得第一次接受汕头日报采访是什么时候吗?”精神矍铄的陈伟南先生想了一会,说:“应该是在1984年,我记得当时是回汕头参加一个音乐节活动。”时隔久远,却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彼时彼景;接下来的话语更是让记者对这位百岁长者的记性敬佩不已:“汕头的报纸在潮汕地区应该算办得比较好的,我记得还有一份都市报,一个城市几份报纸,这在其他城市是少见的。”

记得2012年秋天,记者一行专门赴港采访陈伟南先生,老人家爱国爱乡、好德为善的好家风,连同背后感人至深的家风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并被评为汕头最受推崇的十大好家风之一。“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在这个受人尊重的家庭中代代传承,并书写着为善最乐的大爱情怀。

紫金山天文台有一颗编号为8126的小行星,以“陈伟南星”命名,那是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为表彰香港爱国实业家陈伟南先生的大爱情怀而专门设立的。可见先生的大爱情怀在海内外影响之深。

百岁长者,长寿健康。令不少读者钦羡。陈伟南先生说,“有人问我长寿的秘诀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一种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其实我现在的生活很简单,就是晨运、健康饮食、看报,其中一份就是汕头日报。谢谢你们专门寄给我。”陈伟南先生表示,读《汕头日报》已成为自己茶余饭后的一种有益消遣,通过这份纸媒,自己可以及时了解到家乡的变化,“我知道汕头正在搞创文,而且变化很大,特别是小公园片区,已经成为一个景点了,很漂亮!汕头的发展令人欣喜,这些都要靠你们传播出来。”

陈伟南先生笑着说,自己对记者这个职业很是敬佩,“大家风里来雨里去,只为让读者们了解更多的资讯,辛苦了。”值此本报创刊70周年之际,陈伟南先生专门送上祝福:“祝汕头日报一纸风行全世界,传播更多正能量。”

【记者手记】坚守的理由

采访陈伟南先生,与秘书一约再约。不是老人家难约采访,而是这位受人敬佩的爱国实业家来一趟家乡,不但行程满满,而且不断被加入更多的内容。终于约定,周六中午返港前见缝插针接受采访。而一位百岁长者对履约的认真,是记者采访时感受到的一个感人细节。

一位百岁老人,一张“70岁”的报纸,就这么巧妙地相遇。

尽管刚刚参加完会议,尽管还要赶回香港,但采访过程中,陈伟南先生始终神采奕奕,没有丝毫懈怠,他以老朋友的真情款待记者,情真意切,句句肺腑,让作为晚辈的记者对伟南先生的敬重之心由衷而然。“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你的存在为周边的人和事带来了正面积极的影响。”伟南先生说话时笑意盈盈,言简意赅,让人倍感亲切,这本身就是一股正能量。

为人如此,办报亦然。“把新闻写在人民的心坎上”十一字早已深深烙在了每个日报人的脑海中。常年在外奔波、采访、写稿、编辑,让人看起来忙碌的生活,报人们却乐此不疲。哪怕是用文字为促进社会进步做一点点贡献,这都是这份70载报纸坚守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