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青菜,用尽洪荒之力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海丝的见证。此物为何?却是冬天打边炉时最不起眼的西洋菜也,也称豆瓣菜、水蔊菜、水芥、水田芥菜、水茼蒿。现代植物学则证实西洋菜热量低而营养价值高,绝对是健康食品,含有丰富维他命A和C、铁、钙、碘和叶酸。
在澄海我又听到另外一个称呼:东洋草,同一种蔬菜传入中国名称则有不同。但偏偏一“东”一“西”,这就涉及到传入时输出地的问题。关于东洋草传入中国,有几个版本,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黄姓商人由葡萄牙里斯本带到中山,也有说是19世纪葡萄牙人引进,还有说是明朝万历年间由传教士利玛窦带入。
其实西洋菜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用叶菜,历史记载超过3000年,原产于欧洲和中亚。古希腊人常吃西洋菜,菜名在希腊文的意思是使头脑镇静的食物,据说可以医治小孩精神紊乱。公元77年左右罗马人和波斯人首先利用。14世纪初英国和法国有栽培,以后传到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780年前后传入日本,那时日本虽闭关锁国,但和中国朝鲜以及荷兰都有贸易。
传入中国的时间已不可考,但上世纪30年代的说法最不合理。香港有条著名的街道,西洋菜街。1924年,位于旺角的芒角村拓展道路。由于这条道路的位置处在种植西洋菜的田地,所以就被命名为西洋菜街。也就是说1924年西洋菜已经在香港大规模种植,也被市民广为食用,没有十年八年的发展推广是做不到的。彼时中港并无关卡,出入随意,要传入中国又何须等人从葡萄牙带回?所以西洋菜传入中国应该在19世纪或以前。
利玛窦说法也有问题,1580年来华,如何会带着西洋菜坐船一路东来,难道是在船上种植?要说还是得从其名字说起,西洋菜这个名字太宽不好追究,反而澄海地区的东洋草给了我们提示。“东洋”原指中国沿海,外延是东海以远、朝鲜半岛和日本乃至太平洋岛国,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概念。
明清时期,澄海樟林是对东南亚诸国贸易影响最为深远的港口。樟林港埠的红头船,每年乘季候风,北上杭州、苏州、宁波、上海、青岛、天津、日本,南下雷州、琼州及安南、暹罗、实叻、三宝陇(印尼)、苏门答腊等东南亚诸国。出口红糖、靛蓝、陶器、瓷器、抽纱、工艺、渔网等;进口大米、豆类、丝绸、布匹、木材、中药及各类洋货、西药等。根据上面的记载,从樟林港出发的船队既然能到达日本(东洋),自然也可以在1780年后从日本将西洋菜引进中国,并命名为东洋草,于是西洋菜传入中国的时间就提前到18世纪而非19世纪了。
不过东洋这个地理名称也是一路变化的,并不是单指日本。明末清初﹐东﹑西洋的范围与概念又有变化。明张燮成书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的《东西洋考》总结了长期以来舟师﹑水手的航海经验﹐明确提出应以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文莱一带为界﹐来划分东﹑西洋﹐《明史》基本上沿袭其说。我们看到明代称广东南海为南洋,并以东经110°(相当于雷州半岛、曾母暗沙以及加里曼丹岛西岸)为界,在此以东海域为东洋,包括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Sulawesi)岛及马鲁古(Maluku)群岛一带;在此以西海域为西洋,包括马来西亚半岛、苏门答腊岛、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沿岸等。
16世纪前后西班牙利用其殖民地墨西哥横渡太平洋,通过吕宋(今菲律宾)马尼拉到漳潮一带从事海外贸易,常年有130多艘商船往来于拉丁美洲及东南亚诸国。西班牙人从法国得到14世纪传入法国的西洋菜,并加以食用,16世纪将之带到菲律宾也是可能的。
所以郑和下西洋是一路向西,而我们潮汕人除了向西还会向东。明朝我们就已经到了被西班牙殖民的菲律宾(东洋),并与之贸易。有没有可能,来自樟林港的澄海人将之带回澄海种植呢?西班牙通过菲律宾向我们输送了番薯,那么先人从东洋带回西洋菜并将之命名为东洋草也是可能的。如果这样西洋菜传入中国的时间就应该是十六世纪,而将之带回中国的就是我们潮汕人。
这个推论当然还需要更充足的证据支持,不过最后得到确认的话,东洋草这一名称将是潮汕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镇的一个重要的非物质遗产。以后我们再打边炉的时候,不妨也来点东洋草,甚至吃猪血汤时也可以下点东洋草,既有补益,也可发下思古的幽情,不忘前人创业之艰难。
欧怀琳
摘自20171.12.17《汕头特区晚报》